• 匿名盲审
  • 学术期刊非营利性
  • 全球免费开放获取全文
  • 最新科研成果提供绿色通道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3卷  第2期

特约专稿
中国电网技术成就、挑战与发展
李喜来, 李永双, 贾江波, 陈海焱
2016, 3(2): 1-8.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01
摘要:
电网作为电力传输的基本途径,是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交、直流输电电压等级的演变历程和电网技术发展取得的成就,其次从大型能源基地输送需要、分布式能源接入的挑战、节能环保及资源约束、智能化与信息化潮流、用电侧的新要求和电网技术“走出去”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电网技术面临的挑战。最后从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智能电网、柔性输电、分布式能源接入和配用电及微电网、新形势下的先进调度、设计施工与运维的信息化、节能环保与资源高效利用、设备国产化与标准的国际化等八个方面探讨了现代电网技术的发展方向。
背靠背输电系统中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的协调控制策略
许树楷, 罗雨
2016, 3(2): 9-1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02
摘要:
在云南电网与南网主网鲁西背靠背直流异步联网工程中,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背靠背系统处于同一换流站内,共享同一站级控制系统。在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的协调控制策略方面,以往工程无可供参考的设计经验。文章从有功协调控制和无功协调控制策略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部分协调控制策略的仿真实验结果。
城市户内变电站设计综述
夏泉
2016, 3(2): 16-20.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03
摘要:
总结了国内外户内变电站的设计经验和实践,提出了城市户内变电站的设计原则,即必须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与当地区域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相协调,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符合消防、节能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为城市户内变电站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多端柔性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架构和策略
董云龙, 胡兆庆, 田杰, 李海英
2016, 3(2): 21-26.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04
摘要:
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的三层分布式结构进行阐述,针对多端协调控制功能,提出直流控制系统设计为三层结构,分别为:站间协调控制层、极控制层和换流器控制层,其中在站间协调控制层采用多端主控制器来实现各换流站控制器间的协调,保证直流多端电网失去直流电压控制站后,继续维持直流电网电压在额定值附近。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中组网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基础上,提出基于站间快速通讯的多站协调控制和基于上层控制的多站协调控制,这种方式对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站间协调控制是有效的。
规划咨询
电网企业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产业链的竞争分析
王海吉
2016, 3(2): 27-31.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05
摘要:
充电设施产业伴随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正处于产业链发展的初始阶段,电网企业在该产业链中由于具备技术资源优势在产业中处于先发优势地位,具备成为产业的核心企业和领导者的潜质。文章通过对充电设施产业链的利害分析,研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产业链竞争者的优劣势,提出其在产业的发展建议。
广东电网失步解列策略研究
赵雪竹
2016, 3(2): 32-3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06
摘要:
分析了广东电网失步解列现状,根据广东电网十三五输电网规划确定的典型运行方式,按照《南方电网安全稳定分析计算导则》的要求,对典型运行方式下第II类和第III类大扰动进行计算仿真,研究电网故障后的稳定特性,研究振荡中心位置,确定最佳解列方案。
基于馈线特征数据挖掘的配电自动化优化规划
姚鹏, 林冬
2016, 3(2): 36-41.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07
摘要:
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的选择是开展配电自动化规划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但目前主要依赖规划人员的主观经验。为此,文章提出了基于馈线特征数据挖掘的配电自动化优化规划方法,通过挖掘馈线拓扑结构、负荷分布、可靠性现状和需求等特征与其最佳配电自动化模式之间的关联规则,建立线路特征-结构模式-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的对应关系,突破了由于配电网的庞大规模导致的传统方法的应用局限,为形成兼顾针对性和通用性的配电自动化规划技术原则,实现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综合最优奠定理论基础。基于实际配电网的算例分析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基于项目群的电网科技项目评价方法研究
闫永梅, 任畅翔, 毛天, 张林山, 常亚东
2016, 3(2): 42-46.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08
摘要:
随着电网投资精细化的发展,电网公司投资在兼顾可靠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投资效益及效果。对于科技项目投资而言,完善科技项目后评价阶段的价值评价体系和方法对于提高科技项目投资效益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科技项目的特点以及项目群的成果价值表现,构建指标计算方法,选择了基于分位数统计法确定的评价指标隶属度标准,对电网科技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勘测设计
HVDC Technology for Power System Restoration
Lijuan LU,
2016, 3(2): 47-52.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09
摘要:
HVDC is widely used in power systems today. Different from AC transmission systems, HVDC systems have their special capabil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As more HVDC systems are integrated into power systems, startup strategies based on HVDC systems have to be carefully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two kinds of most widely used HVDC technologies, i. e., LCC-HVDC and VSC-HVDC, are introduced. 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structure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different HVaDC systems, the black-start capability and black-start sequence are discussed. Moreover, the black-start process of wind farms using LCC-HVDC with STATCOM, as well as VSC-HVDC, is simulated with PSCAD/EMTDC to demonstrate the dynamic performances of the two technologies.
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自然功率研究
黎景辉, 郭琳霞, 龚有军
2016, 3(2): 53-57.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0
摘要:
提出“广义单回输电线路”的思路,将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同名相视为一相。以此为基础分析计算了相序排列方式、导线分裂间距、导线分裂数及导线截面等对特高压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自然功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导线分裂间距的优化建议。该方法也可扩展到任意多回的情况。
500 kV线路进线段高绝缘对变电站雷电侵入波防护的影响
孔志达, 王宏斌, 曾永胜
2016, 3(2): 58-61,46.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1
摘要:
针对目前500 kV同塔双回线路普遍采用平衡高绝缘设计现状,从反击雷电侵入波和绕击雷电侵入波两个方面分析了500 kV进线段提高绝缘后对变电站绝缘的影响,研究表明:线路提高绝缘对反击雷电流和最大绕击雷电流的幅值没有影响,不会给站内设备带来额外的损害。
500 kV海底电缆雷电过电压研究
徐伟, 廖民传, 郑志源, 汪晶毅
2016, 3(2): 62-66.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2
摘要:
依托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联网工程,运用ATP-EMTP电磁暂态分析软件,建立了500 kV架空线路与海底电缆线路的雷电侵入波仿真计算模型,采用修正后的电气几何模型法来计算最大绕击雷电流,采用先导发展法作为绝缘子串和空气间隙放电闪络判据,计算架空线路遭受绕击和反击时,无避雷器和有避雷器2种情况下海底电缆主绝缘上所承受的雷电过电压,据此校核海底电缆雷电冲击绝缘水平及避雷器配置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配置避雷器大大降低了雷电过电压对海缆的影响,在架空线路遭受绕击和-250 kA雷电流反击时,海底电缆最大雷电过电压分别为-916 kV和-923 kV,海底电缆绝缘裕度和避雷器配置满足防雷要求。
基于频率和模态的变电构架损伤识别研究
林刚, 韦文兵, 冯晓东
2016, 3(2): 67-71,76.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3
摘要:
变电构架是变电站配电装置场地的重要构筑物,其安全可靠性与变电站密切相关。文章基于频率和模态推导了变电构架结构损失识别理论模型,且通过部分频率和模态片段来进行损伤识别,提高了灵敏度;利用传感器的先验信息,发展了一种测量点优化选择算法,以保证损伤参数识别过程的适定性。用交替进行测量点优化选择、参数识别和误差更新操作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先验信息不准确所带来的识别误差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尽量提高损伤识别的精度。
4次雷电流实测与雷电定位系统观测的比较分析
陈喜鹏, 蔡汉生, 李锐海, 李哲, 陈绍东
2016, 3(2): 72-76.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4
摘要:
雷电流波形及幅值是电网设备防雷设计及改造的重要基础参数,文章通过研制具备GPS定位和对时功能的高精度雷电流实测装置,利用高塔直击雷监测和人工火箭引雷试验,监测积累南方电网区域内的雷电流特征参数,并将雷电流实测结果与南方电网雷电定位系统遥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4次雷电流实测数据表明,在参与定位探头个数较多的情况下,雷电定位系统定位偏差为172~675 m,幅值测量偏差为-22.8%~4.5%。
跳线风偏闪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朱映洁, 林方新
2016, 3(2): 77-81,87.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5
摘要:
针对南方电网沿海强风区域易发生耐张塔跳线(串)风偏闪络的现象,从分析跳线(串)风偏跳闸的主要原因入手,参考数种国际主要输电线路设计标准有关突风率的取值规定,详解南方电网《输电线路防风设计技术规范》有关条文的规定由来,并剖析比较不同跳线方式对抑制跳线风偏闪络的作用。研究表明,适当提高跳线风压不均匀系数取值可改进跳线风偏计算模型对自然风的脉动特性考虑不足的问题,同时在沿海强风区域线路中推广采用刚性跳线可以显著抑制耐张塔风偏跳闸事故率。
架空线路OPGW融冰技术研究
陈璨
2016, 3(2): 82-87.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6
摘要:
介绍了我国OPGW的发展现状以及OPGW融冰技术原理,分析了OPGW的温度特性,通过实验分析融冰通流温升对OPGW性能及寿命的影响,结合地线融冰的实际应用情况,给出今后实际地线融冰过程中合理的温度限制范围和应用建议。
110 kV半高型布置变电站的改造实践
贲树俊, 张晓龙, 葛乃成, 周建华, 袁俊
2016, 3(2): 88-91,9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7
摘要:
建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110 kV变电站,由于周边负荷增长,原有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并且普遍存在砼杆老化剥落、建筑漏雨、设备老化、备件难寻、隔离开关卡涩等诸多影响运行的隐患,升级改造迫在眉睫。文章从不停电改造和全停电改造两个方面提出多套110 kV、220 kV改造方案,并就不停电改造的步骤、注意事项等做了详细分析说明。通过改造可以提升设备水平,改善运行工况,满足负荷需要,提高供电能力。文章为后续变电站的改造设计提供有益借鉴,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变电站扩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胡峰, 范亮
2016, 3(2): 92-9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8
摘要:
文章提出一种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变电站扩建改造工程测量中的新方法。从控制测量、点云数据获取及预处理、在三维环境下快速绘制变电站现状二维地形图、构建参数化模型、可视化资产管理、变形检测等问题入手,详细讨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变电站扩建改造过程中的各种应用情况。最后阐述三维激光扫描在变电站扩建改造工程中的意义。
换流站综合在线监测系统配置及接口研究
唐偲, 施世鸿
2016, 3(2): 96-101.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9
摘要:
目前,换流站内重要的一次设备,如断路器、换流变、组合开关电器、避雷器等均配置了在线监测系统,而每一套设备的在线监测系统都自成体系,分散放置,没有一个统一的后台系统,各在线监测系统互不兼容,互相之间信息的交流,共享都十分困难,同一个换流站内的多套在线监测系统在巡视、维护上都极为不便。文章对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内的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归纳,分析换流站各在线监测系统整合成综合监测系统的可行性,为建设换流站一体化在线监测系统建立基础。
统一潮流控制器工程中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王延海, 刘述军, 朱东升
2016, 3(2): 102-106,112.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20
摘要:
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是及时发现火情,降低火灾损失的重要措施。南京西环网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示范工程是我国第一个UPFC装置工程应用的案例。该工程中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尚无工程经验可借鉴,是工程实施的难点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变电站及换流站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经验,探讨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选择依据,重点分析了火灾报警探测器选型与布置方法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排烟风机、控制保护系统和智能辅助系统的联动方法,提出了一种经济、可靠的火灾报警系统解决方案。
合成泡沫喷雾灭火系统应用于变压器灭火的设计与计算
史艳芳
2016, 3(2): 107-112.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21
摘要:
合成泡沫喷雾灭火系统在大型油浸式主变压器的消防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文章阐述了合成泡沫喷雾灭火系统的系统构成和动作流程,结合工程实例对主要设计与计算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对如何使合成泡沫喷雾灭火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更加合理、规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微网控制系统架构及控制方式研究
翟笃庆, 李常, 吕学山, 曾一, 韩春晖
2016, 3(2): 113-117.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22
摘要:
针对微网的稳定和优化控制需求,提出了主要由能量管理系统、中央控制器和底层设备组成的系统解决方案。介绍了微网处于不同方式时,包括分布式电源和负荷在内的底层设备的控制原理和方式,以及控制系统所应采取的不同控制策略。
电网企业去系统化的IT架构研究
古明生, 解文艳, 崔焱
2016, 3(2): 118-121,126.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23
摘要:
十三五期间,电网企业经营环境面临变革,传统IT架构如何适应“互联网+电网”形势下的战略转型,成为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阐述去系统化的内涵,分析了电网企业IT架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采用去系统化的IT架构,并简要论述了这种IT架构的特点及其先进性。
南沙配电网合环运行短路电流计算与限制研究
黄晓彤, 王雪锋, 温鸿源, 李玉荣, 朱建全
2016, 3(2): 122-126.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24
摘要:
系统研究了配电网合环运行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与限制措施,并在南沙配电网进行实际应用。首先,提出了合环运行短路电流的计算模型,并综合考虑不同短路点以及短路形式对短路电流的影响,给出了一种较为全面的配电网合环运行短路电流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准确计算合环线路的最大短路电流,并明确该短路电流出现的位置和短路方式。再次,对比分析了各种短路电流限制措施在配电网合环运行中的适用性,确定了在配电网合环运行中进行短路电流限制的原则和实施步骤,给出了加装串联电抗器参数的详细计算方法。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南沙配电网合环线路的短路电流计算与限制中,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超超临界机组邻炉蒸汽加热系统优化研究
邹罗明
2016, 3(2): 127-130,20.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25
摘要:
文章以江西大唐抚州电厂2×1 000 MW工程为例,对超超临界锅炉设置邻炉蒸汽加热系统进行了研究。针对本工程的热态清洗温度,推荐采用一级邻炉蒸汽加热系统,即在除氧器中利用邻炉蒸汽直接将给水加热到锅炉热态清洗温度,实现本台炉不点火的情况下完成锅炉本体的热态清洗。该系统可节约锅炉启动过程中的燃料量,具有较大的节能效果及经济效益。设置邻炉蒸汽加热系统后,两台机组20年折现综合收益为1 404万元。
大功率激光系统中气体开关工作气压的初步研究
曾晗, 吴冬文, 黄颖, 辜玄, 林福昌
2016, 3(2): 131-13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26
摘要:
在两电极气体开关的工作系统中,工作气压决定着开关工作时的静态击穿电压。随着开关的运行,电极烧蚀会使电极间距扩大,需要调节开关内部气压,以使得开关的欠压比(Over-voltage Rate)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欠压比在该水平上可以使得开关的拒动作几率与开关自闪(Self-Fire)几率都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文章对气体开关在不同烧蚀间距下,不同工作气压下的直流耐压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以确定开关在运行过程中的工作气压。同时该气压可使气体开关满足其正常触发导通所要求的欠压比。
基于显著性检测的风机叶片裂纹提取研究
翟永杰, 张木柳, 乔弘, 王迪
2016, 3(2): 136-140.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27
摘要:
在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风力发电机桨叶故障巡检过程中,为了提取桨叶上的裂纹,结合裂纹与桨叶对比度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显著性区域检测与连通域原理相结合的裂纹提取方法。利用灰度化和基于引导滤波器的图像增强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转变处理前景目标区域的方法,转而分析背景区域的特点,达到把背景区域去除的效果,并与连通域检测标记相结合,最终把裂纹区域提取出来。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显著性区域检测的方法能够把风机桨叶上的裂纹较为完整地标记出来。
超大型高位收水塔和常规塔热力性能研究与优化分析
乔日平, 何辉
2016, 3(2): 141-145,140.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28
摘要:
由于高位塔收水板间流道的导向作用,高位塔收水装置上部主要传热传质区,特别是填料上方,空气流速基本以塔心最高,而塔壁附近区域空气流速则相对较小,而常规塔最高速度出现在半径的三分之二左右;结合常规塔和高位收水塔各自特点,可通过优化塔型几何尺寸、配风配水、填料不均与布置、增设导流装置等措施降低出塔水温,从而进一步降低机组热耗。为防止高速环境风下高位塔热力性能急剧恶化,需结合厂址气象条件对塔内流场进行整流优化,在塔外进风口增设导流装置等措施可能是今后研究重点。
高山峡谷地区的高精度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方法研究
倪恒, 刘翔宇
2016, 3(2): 146-151.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29
摘要:
地质灾害调查是高山峡谷地区工程地质评价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数据支撑,其传统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通常会导致高成本。由于交通不便和复杂地理条件,有时很难或几乎不可能到达某些特殊位置开展工作。3S技术的发展和遥感解译分析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地质灾害调查,并减少了大量的现场工作,真正实现了空间信息的三维可视化。
多源海洋测绘数据无缝管理及其应用研究
王庭松, 刘丽
2016, 3(2): 152-15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30
摘要:
针对当前多种海洋测绘数据成果存在多源异构、表达复杂等普遍问题,基于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套数据无缝管理及三维可视化方法,为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类成果资料,充分挖掘单一数据的融合信息,真实、直观、高效的反映海洋环境的客观地理状况提供了解决方案。并结合浅海电力工程实践,分析了其典型应用。
技术经济
新盈利模式下电网项目可研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戚永为, 杨春晖, 张颖才, 李效臻, 任畅翔
2016, 3(2): 156-161.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31
摘要:
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电网盈利模式发生变化。电网可行性研究中的经济评价既要有利于电网企业判定项目的盈利性,又需要向监管方充分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和经济可行性。本文针对深圳电网特点,提出了主网项目可研经济评价方法及指标,详细探讨了合理分摊单个项目收益的方法,从项目对输配电价的影响和项目经济效益两个视角对项目进行评价,算例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配电网合环运行经济性评估方法
黎洪光, 林家俊, 庄远灿, 李玉荣, 朱建全
2016, 3(2): 162-166,161.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32
摘要:
系统研究了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配电网合环运行经济性评估方法,并分析在南沙配电网中的应用。首先,从配电网合环运行的基本特点出发,系统建立配电网合环运行全寿命周期经济性评估框架;其次,提出一种配电网可用度的简化计算模型,以获得复杂配电网合环运行情况下的全寿命周期停电成本;再次,综合考虑配电网合环运行的资产投资成本、运维检修成本、停电成本、报废成本等,形成一套完整的全寿命周期经济性评估方法;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南沙配电网,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输电线路工程人力运输与索道运输费用比较
肖宇
2016, 3(2): 167-171.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33
摘要:
文章采用现行的电力建设工程计算规定和定额,从造价角度,在输电线路工程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对人力运输和索道运输方式的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在平地地形,采用人力运输费用较省;在丘陵、山地、高山以及峻岭地形,得到了两种运输方式费用的运输临界值,为人力运输和索道运输方式的选择提出建议。
案例分析
南宁变电站电容器组跳闸及其处理
王宏斌, 周敏, 贺艳芝, 邓婧
2016, 3(2): 172-176,161.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34
摘要:
500 kV南宁变电站在启动过程中,手动投入3号变低压侧两台电容器组后,电容器组端电压越限跳闸。文章通过对本站500 kV电压控制曲线、主变绕组额定电压、电容器投入后容升效应及电压整定值等因素的分析,说明了在正常运行方式下,3号变低压侧仅可投入一组电容器。结合运行单位的需求,分析了减少单组电容器组容量的改造方案,及改造后电容器投入条件,并校验了改造后谐振和谐波情况。最后就以上问题对具体技术和设计管理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