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匿名盲审
  • 学术期刊非营利性
  • 全球免费开放获取全文
  • 最新科研成果提供绿色通道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趋势与前景展望

匡耀求

匡耀求. 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趋势与前景展望[J]. 南方能源建设, 2015, 2(1): 1-10.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5.01.001
引用本文: 匡耀求. 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趋势与前景展望[J]. 南方能源建设, 2015, 2(1): 1-10.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5.01.001
Yaoqiu KUANG. Trend and Outlook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J]. 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 2015, 2(1): 1-10.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5.01.001
Citation: Yaoqiu KUANG. Trend and Outlook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J]. 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 2015, 2(1): 1-10.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5.01.001

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趋势与前景展望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5.01.001
基金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 392010B090300058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匡耀求(1963),男,湖南娄底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e-mail)yaoqiuk@gig.ac.cn。

  • 中图分类号: F416.2

Trend and Outlook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 摘要: 能源消费是人类活动排放CO2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碳减排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约束因素。2012年全世界能源消费排放3.173 4×1010 t CO2,中国能源消费排放的CO2已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6.0%。2012年全世界人均CO2排放量4 510 kg,而中国人均CO2排放量达到了6 093 kg。同年广东省人均CO2排放量为5 224 kg,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推进,广东的单位产值能耗水平逐年降低,能源结构不断改善,使得全省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CO2排放量的增长势头得到抑制,2012年的排放量比2011年略有减少。按目前的发展趋势预测,到2020年,广东CO2排放总量将达到1.606 2×108 t碳当量,比2012年增加9.69×106 t碳当量,人均CO2排放量将达到5 287 kg,略高于2012年的5 224 kg。如果在“十三五”期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则到2020年广东省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将比2012年下降2.7%,CO2排放总量将比2012年下降3.5%,人均CO2排放量将由2012年的5 224 kg下降到2020年的4 795 kg,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 图  1  1971—2012年世界一次能源供求量及其构成的变化[1]

    Fig.  1  World Total Primary Energy Supply and Energy Mix from 1971 to 2012

    图  2  1973年和2012年世界一次能源供求的构成[1]

    Fig.  2  Fuel Shares of World Total Primary Energy Supply in 1973 and 2012

    图  3  1973年和2012年世界一次能源供求的地区分布[1]

    Fig.  3  Regional Shares of World Total Primary Energy Supply in 1973 and 2012

    图  4  1971—2012年世界能源消费排放的CO2总量[1]

    Fig.  4  World Total CO2 Emiss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from 1971 to 2012

    图  5  1973和2012年能源消费排放CO2的地区分布[1]

    Fig.  5  Regional Shares of CO2 Emiss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1973 and 2012

    图  6  1990—2013年广东省终端能源消费量变化[3-18]

    Fig.  6  End-use Energy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1990 to 2013

    图  7  1995—2012年广东省化石能源消费量与CO2排放量

    Fig.  7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1995 to 2012

    图  8  广东省终端能源消费随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变化

    Fig.  8  End-use Energy Consumption Versus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Output in Guangdong Province

    图  9  广东省单位GDP能耗的变化趋势

    Fig.  9  Unit GDP Energy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图  10  广东省化石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变化趋势

    Fig.  10  Variation Trend of Fossil Fuel Shares of End-Use Energy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图  11  2010年以来广东常住人口的增长趋势

    Fig.  11  Permanent Resident Population Growth Trend in Guangdong Province Since 2010

    表  1  1990—2013年广东省终端能源消费及构成

    Tab.  1.   End-us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Fuel Shar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1990 to 2013

    年份 广东省终端能源消费/104 t(标准煤) 广东省终端能源构成/%
    总量 原煤 油品 电力 其他 合计 原煤 油品 电力 其他
    1990 3 936.44 1 322.64 881.76 1 299.03 433.01 100.0 33.6 22.4 33.0 11.0
    1991 4 520.14 1 473.57 1 044.15 1 514.25 488.18 100.0 32.6 23.1 33.5 10.8
    1992 5 019.36 1 535.92 1 149.43 1 817.01 516.99 100.0 30.6 22.9 36.2 10.3
    1993 5 589.99 1 693.77 1 173.90 2 174.51 547.82 100.0 30.3 21.0 38.9 9.8
    1994 6 479.77 1 781.94 1 328.35 2 630.79 738.69 100.0 27.5 20.5 40.6 11.4
    1995 7 062.28 1 906.82 1 476.02 2 803.73 875.72 100.0 27.0 20.9 39.7 12.4
    1996 7 456.35 1 804.44 1 506.18 3 072.02 1 073.71 100.0 24.2 20.2 41.2 14.4
    1997 7 669.53 1 756.32 1 472.55 3 090.82 1 349.84 100.0 22.9 19.2 40.3 17.6
    1998 8 083.38 1 681.34 1 737.93 3 273.77 1 390.34 100.0 20.8 21.5 40.5 17.2
    1999 8 425.07 1 541.79 1 912.49 3 454.28 1 516.51 100.0 18.3 22.7 41.0 18.0
    2000 9 080.20 1 552.71 2 052.13 4 122.41 1 352.95 100.0 17.1 22.6 45.4 14.9
    2001 9 775.15 1 554.25 2 209.18 4 506.34 1 505.37 100.0 15.9 22.6 46.1 15.4
    2002 10 861.68 1 574.94 2 346.12 5 343.95 1 596.67 100.0 14.5 21.6 49.2 14.7
    2003 12 414.48 2 209.78 2 805.67 5 524.44 1 874.59 100.0 17.8 22.6 44.5 15.1
    2004 14 487.74 1 695.07 2 998.96 7 620.55 2 173.16 100.0 11.7 20.7 52.6 15.0
    2005 17 255.84 1 880.89 4 072.38 8 748.71 2 553.86 100.0 10.9 23.6 50.7 14.8
    2006 19 254.03 2 406.75 4 563.21 9 376.71 2 907.36 100.0 12.5 23.7 48.7 15.1
    2007 21 427.33 2 571.28 4 756.87 10 563.67 3 535.51 100.0 12.0 22.2 49.3 16.5
    2008 22 671.76 3 128.70 4 806.41 10 995.80 3 740.84 100.0 13.8 21.2 48.5 16.5
    2009 23 943.39 2 921.09 5 004.17 11 085.79 4 932.34 100.0 12.2 20.9 46.3 20.6
    2010 26 344.85 3 003.31 4 979.18 12 382.08 5 980.28 100.0 11.4 18.9 47.0 22.7
    2011 27 780.05 3 416.95 4 805.95 13 501.10 6 056.05 100.0 12.3 17.3 48.6 21.8
    2012 28 377.06 3 291.74 4 880.85 13 961.51 6 242.95 100.0 11.6 17.2 49.2 22.0
    2013 29 349.23 3 404.51 5 106.77 14 410.47 6 427.48 100.0 11.6 17.4 49.1 21.9

    注:本表数据引自历年广东统计年鉴[3-16]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7-18]

    下载: 导出CSV

    表  2  1995—2012年广东省化石能源消费量与CO2排放量

    Tab.  2.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1995 to 2012

    年份 煤炭及衍生品/104 t(标准煤当量) 石油及其衍生品/104 t(标准煤当量) 天然气/104 t (标准煤当量) 能源消费总量/104 t (标准煤) 碳排放量/104 t
    原煤 洗精煤 其他洗煤 型煤 焦炭 焦炉煤气 其他煤气 其他焦化产品 原油 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液化石油气 炼厂干气 其他石油制品
    1995 3 453 3 0 0 128 13 19 0 28 414 82 870 912 320 56 204 14 6 516 4 454
    1996 3 543 1 0 22 135 9 19 3 40 387 83 873 1 032 498 70 224 12 6 951 4 721
    1997 3 540 1 0 26 154 13 19 1 29 386 95 796 1 023 502 79 431 26 7 121 4 820
    1998 3 542 9 1 22 154 9 17 1 47 415 97 941 1 183 521 76 435 27 7 497 5 044
    1999 3 683 6 0 21 159 10 87 1 51 424 99 1 111 1 244 536 83 467 23 8 005 5 471
    2000 4 137 5 0 17 141 10 63 2 49 442 131 1 115 1 335 546 104 297 19 8 413 5 745
    2001 4 256 6 0 18 168 10 70 2 30 477 141 1 187 1 473 615 111 346 0 8 910 6 075
    2002 4 652 10 0 19 172 10 73 1 24 506 151 1 234 1 641 667 115 393 0 9 668 6 593
    2003 5 552 24 0 19 221 10 85 1 37 550 175 1 361 1 765 768 113 488 17 11 186 7 663
    2004 6 093 14 6 22 268 34 199 3 32 657 192 1 489 2 177 866 105 528 22 12 707 8 827
    2005 6 865 18 4 25 290 27 228 3 25 1 039 226 1 904 2 275 1 044 106 639 31 14 749 10 186
    2006 7 683 15 4 144 287 25 306 3 141 1 135 232 1 993 2 243 923 131 830 174 16 269 11 338
    2007 8 602 18 4 289 431 20 312 2 30 1 233 252 2 096 1 881 1 038 135 1 161 588 18 092 12 559
    2008 9 028 18 5 323 425 24 328 6 28 1 305 269 2 213 1 539 1 092 128 1 184 680 18 595 12 927
    2009 8 913 378 5 338 441 24 329 10 29 1 408 283 2 285 1 279 1 119 127 1 223 1 474 19 665 13 493
    2010 10 310 815 5 246 472 38 117 11 25 1 595 297 2 420 924 1 089 129 397 1 251 20 141 13 785
    2011 12 196 668 5 236 536 41 246 10 24 1 772 318 2 175 719 1 196 132 419 1 386 22 079 15 378
    2012 11 600 737 1 233 530 38 318 66 23 1 846 358 2 244 621 1 090 118 313 1 404 21 540 15 093
    碳排放系数 0.756 0.786 0.768 0.779 0.855 0.355 2.078 0.779 0.586 0.560 0.575 0.592 0.619 0.504 0.460 0.586 0.448    

    注:分品种能源消费数据根据1996—2013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广东省能源平衡表(实物量)”[17-30]与各种能源的标准煤转换系数换算而来,能源统计种类限于燃烧产生CO2排放的化石能源,且有个别品种的能源消费量较少,也被忽略。这里统计的是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不包括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消费,因此与官方统计的能源消费总量不同。

    下载: 导出CSV

    表  3  1995—2012年广东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综合指标

    Tab.  3.   Synthetic Indicator fo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1995 to 2012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年末常住住人口/万人 人均GDP/ (美元/人) 终端能源消费量/104 t (标准煤当量) 化石能源消费量/104 t(标准煤当量) 化石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 碳排放总量/104 t 人均CO2排放量/ (kg/人) 单位GDP CO2排放量/ (t/万元) 单位GDP终端能耗(标准煤)(t/万元) 单位GDP能耗(标准煤)/ (t/万元,可比价) 单位GDP能耗(标准煤)/ (t/万元,当年价)
    煤炭及衍生品 石油及其衍生品 天然气 合计
    1995 5 933.05 7 387.49 961.74 7 062.28 3 616 2 886 14 6 516 92.26 4 454.45 2 210.90 2.75 1.19   1.24
    2000 10 741.25 8 650.03 1 500.00 9 080.20 4 375 4 019 19 8 413 92.65 5 745.27 2 435.37 1.96 0.85   0.88
    2001 12 039.25 8733.18 1 673.48 9 775.15 4 530 4 380 0 8 910 91.15 6 074.89 2 550.57 1.85 0.81   0.85
    2002 13 502.42 8 842.08 1 856.38 10 861.67 4 937 4 731 0 9 668 89.01 6 592.94 2 733.99 1.79 0.80   0.84
    2003 15 844.64 8 962.69 2 150.32 12 414.48 5 912 5 257 17 11 186 90.10 7 662.55 3 134.78 1.77 0.78   0.83
    2004 18 864.62 9 110.66 2 522.12 14 490.46 6 639 6 046 22 12 707 87.69 8 826.73 3 552.40 1.72 0.77   0.81
    2005 22 557.37 9 194.00 3 008.73 17 255.84 7 460 7 258 31 14 749 85.47 10 185.90 4 062.25 1.66 0.76 0.79 0.79
    2006 26 587.76 9 442.07 3 579.32 19 058.60 8 467 7 628 174 16 269 85.36 11 338.14 4 402.97 1.56 0.72 0.77 0.74
    2007 31 777.01 9 659.51 4 375.54 21 143.07 9 678 7 826 588 18 092 85.57 12 559.16 4 767.35 1.45 0.67 0.75 0.69
    2008 36 796.71 9 893.48 5 419.35 22 671.76 10 157 7 758 680 18 595 82.02 12 926.51 4 790.75 1.29 0.62 0.72 0.64
    2009 39 482.56 10 130.19 5 773.05 23 943.39 10 438 7 753 1 474 19 665 82.13 13 493.06 4 883.87 1.25 0.61 0.68 0.62
    2010 46 013.06 10 440.94 6 608.40 26 344.84 12 014 6 876 1 251 20 141 76.45 13 785.16 4 841.10 1.10 0.57 0.66 0.59
    2011 53 210.28 10 505.00 7 866.36 27 780.05 13 938 6 755 1 386 22 079 79.48 15 378.07 5 367.57 1.06 0.52 0.56 0.54
    2012 57 067.92 10 594.00 8 569.58 28 377.06 13 522 6 614 1 404 21 540 75.91 15 093.13 5 223.85 0.97 0.50 0.53 0.51

    注:能耗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引自2001-2013年《广东统计年鉴》[3-16],其中可比价的单位GDP能耗指标从2005年才开始统计。化石能源消费量根据表2计算。

    下载: 导出CSV

    表  4  现行趋势情景下广东能源消费与CO2排放趋势预测

    Tab.  4.   Outlook fo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Under the Current Trend Situation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终端能源消费量/104 t(标准煤当量) 化石能源消费量/104 t (标准煤当量) 碳排放总量/104 t 人均CO2排放量/ (kg/人) 单位GDP能耗(标准煤)/ (t/万元) 化石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
    2012 57 067.92 10 594.00 28 377.06 21 539.76 15 093.13 5 223.85 0.53 75.91
    2013 62 163.97 10 644.00 29 349.23 21 543.96 14 973.05 5 157.95 0.51 73.41
    2014 66 826.27 10 720.53 30 339.13 21 512.12 14 950.92 5 113.56 0.45 70.91
    2015 71 504.11 10 790.35 31 461.81 21 521.62 14 957.52 5 082.71 0.44 68.41
    2016 76 151.87 10 860.17 32 745.31 21 580.97 14 998.77 5 063.96 0.43 65.91
    2017 80 720.99 10 929.98 34 710.02 22 008.08 15 295.61 5 131.20 0.43 63.41
    2018 85 564.24 10 999.80 36 792.63 22 408.75 15 574.08 5 191.45 0.43 60.91
    2019 90 698.10 11 069.62 39 000.18 22 778.27 15 830.90 5 243.78 0.43 58.41
    2020 96 139.99 11 139.44 41 340.19 23 111.46 16 062.46 5 287.13 0.43 55.91
    下载: 导出CSV

    表  5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情景下广东能源消费与CO2排放趋势预测

    Tab.  5.   Outlook fo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Under Situation Accelerating Tertiary Industry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终端能源消费量/104 t (标准煤当量) 化石能源消费量/104 t (标准煤当量) 碳排放总量/104 t 人均CO2排放量/ (kg/人) 单位GDP能耗(标准煤)/ (t/万元) 化石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
    2012 57 067.92 10 594.00 28 377.06 21 539.76 15 093.13 5 223.85 0.53 75.91
    2013 62 163.97 10 644.00 29 349.23 21 543.96 14 973.05 5 157.95 0.51 73.41
    2014 66 826.27 10 720.53 30 339.13 21 512.12 14 950.92 5 113.56 0.45 70.91
    2015 71 504.11 10 790.35 31 461.81 21 521.62 14 957.52 5 082.71 0.44 68.41
    2016 76 151.87 10 860.17 32 745.31 21 580.97 14 998.77 5 063.96 0.43 65.91
    2017 80 720.99 10 929.98 33 902.81 21 496.26 14 939.90 5 011.87 0.42 63.41
    2018 85 564.24 10 999.80 35 081.34 21 366.48 14 849.70 4 949.99 0.41 60.91
    2019 90 698.10 11 069.62 36 279.24 21 189.09 14 726.41 4 877.93 0.40 58.41
    2020 96 139.99 11 139.44 37 494.59 20 961.55 14 568.28 4 795.31 0.39 55.91
    下载: 导出CSV
  • [1]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14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M]. Paris: Chirat, 2014.
    [2] 匡耀求,欧阳婷萍,邹毅,等. 广东省碳源碳汇现状评估及增加碳汇潜力分析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 20(12): 56-61.

    KUANG Yaoqiu, OUYANG Tingping, ZOU yi, et al. Present Situation of Carbon Source and Sink and Potential for Increase of Carbon Sink in Guangdong Province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12): 56-61.
    [3] 广东省统计局. 广东统计年鉴2001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Statistical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1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1.
    [4] 广东省统计局. 广东统计年鉴2002[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Statistical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2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2.
    [5] 广东省统计局. 广东统计年鉴2003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Statistical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3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2003.
    [6] 广东省统计局. 广东统计年鉴2004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Statistical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4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4.
    [7] 广东省统计局. 广东统计年鉴2005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Statistical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5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5.
    [8] 广东省统计局. 广东统计年鉴2006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Statistical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6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6.
    [9] 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广东统计年鉴2007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Statistical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Survey Office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7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7.
    [10] 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编. 广东统计年鉴2008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Statistical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Survey Office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8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8.
    [11] 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编. 广东统计年鉴2009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Statistical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Survey Office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9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9.
    [12] 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广东统计年鉴2010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Statistical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Survey Office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0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0.
    [13] 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广东统计年鉴2011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Statistical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Survey Office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1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1.
    [14] 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广东统计年鉴2012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Statistical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Survey Office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2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2.
    [15] 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广东统计年鉴2013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Statistical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Survey Office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3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3.
    [16] 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广东统计年鉴2014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Statistical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Survey Office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Guang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4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4.
    [17]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1—1996)[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Department of Industry and Transport Statistics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 (1991-1996)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1997.
    [18]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7—1999)[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Department of Industry and Transport Statistics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 (1997—1999) [M].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1.
    [19]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局.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0—2002)[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Department of Industry and Transport Statistics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Energy Bureau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0—2002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4.
    [20]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局.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3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Department of Industry and Transport Statistics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Energy Bureau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3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4.
    [21]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4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Department of Industry and Transport Statistics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Energy Bureau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4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5.
    [22]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局.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Department of Industry and Transport Statistics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Energy Bureau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5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6.
    [23]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局.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6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Department of Industry and Transport Statistics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Energy Bureau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6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7.
    [24]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局.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7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Department of Industry and Transport Statistics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Energy Bureau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7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8.
    [25]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Department of Industry and Transport Statistics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Energy Bureau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8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8.
    [26]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9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Department of Energy Statistics,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9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0.
    [27]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0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Department of Energy Statistics,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0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1.
    [28]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Department of Energy Statistics,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1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1.
    [29]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2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Department of Energy Statistics,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2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2.
    [30]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Department of Energy Statistics,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hina Energ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3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3.
    [31] WANG Wenxiu, KUANG Yaoqiu, HUANG Ningsheng. Study on the Decomposition of Factors Affecting Energy-related Carbon Emissions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J]. Energies, 2011, 4(12): 2249-2272.
    [32] 宋佩珊,计军平,马晓明. 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 [J]. 资源科学,2012, 34(3): 551-558.

    SONG Peishan, JI Junping, MA Xiaoming.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n the Growth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J]. Resource Science, 2012, 34(3): 551-558.
    [33] 苟少梅,王长建,张利,等. 1990-2010年广东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J]. 热带地理,2012, 32(4): 389-394.

    GOU Shaomei, WANG Changjian, ZHANG Li, et al. Variation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 of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from 1990 to 2010 in Guangdong Province [J]. Tropical Geography, 2012, 2(4): 389-394.
    [34] 秦翊,侯莉. 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分析—基于LMDI方法 [J]. 科技管理研究,2013(12): 224-227.

    QIN Yi, HOU Li.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n CO2 Emission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Based on LMDI Method [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3(12): 224-227.
  • [1] 陈正洪, 申彦波.  能源气象技术专刊主编寄语 . 南方能源建设, 2024, 11(1): 1-1.
    [2] 王仲, 马思明, 王婷婷, 陶炜, 徐婧.  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与“双碳”转型路径研究 . 南方能源建设, 2024, 11(5): 1-9. doi: 10.16516/j.ceec.2024.5.10
    [3] 颜雪芬, 薛少洋, 赵钰琳, 薛留宇, 侯新杰, 许宏鹏.  燃煤机组耦合固废焚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 南方能源建设, 2023, 10(2): 39-47.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3.02.006
    [4] 史倩, 过良, 张永亮.  新能源制氢在传统炼化企业的应用 . 南方能源建设, 2022, 9(4): 32-39.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2.04.004
    [5] 廖远旭, 董英瑞, 孙翔, 汤翔, 张振, 汪少勇, 谭江平.  可再生能源制氢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研究 . 南方能源建设, 2022, 9(4): 47-52.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2.04.006
    [6] 王中夫.  基于区间建模的新能源电网无功优化策略 . 南方能源建设, 2021, 8(4): 95-106.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1.04.013
    [7] 杨源, 陈亮, 王小虎, 谭闻.  海上风电-氢能综合能源监控系统设计 . 南方能源建设, 2020, 7(2): 35-40.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0.02.005
    [8] 李勇.  能耗指标与数据中心的关系研究 . 南方能源建设, 2020, 7(3): 23-27.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0.03.003
    [9] 许江风.  中国能源战略发展关键问题思考 . 南方能源建设, 2019, 6(1): 22-23.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1.004
    [10] 许江风.  中国能源体制革命关键:城市主导能源集成规划 . 南方能源建设, 2019, 6(3): 29-31.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5
    [11] 许江风.  大湾区发展与能源政策 . 南方能源建设, 2019, 6(3): 27-28.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4
    [12] 潘英.  能源战略下的能源电力发展方向和碳排放问题 . 南方能源建设, 2019, 6(3): 32-39.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9.03.006
    [13] 董博, 戴剑锋, 张玮灵, 郭经韬, 刘正超.  广东能源与电源发展战略研究 . 南方能源建设, 2018, 5(4): 37-43.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8.04.005
    [14] 王华明, 殷金华.  能源企业租用公有云服务的实践探讨 . 南方能源建设, 2018, 5(S1): 242-24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8.S1.044
    [15] 隋卿毅.  能源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思考 . 南方能源建设, 2018, 5(S1): 246-249.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8.S1.045
    [16] 李刚, 王晓东, 邓广义.  区域级综合能源系统多能耦合优化研究 . 南方能源建设, 2017, 4(2): 24-28.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7.02.003
    [17] 华贲.  关于能源互联网层次架构的思考 . 南方能源建设, 2017, 4(4): 1-7.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7.04.001
    [18] 陈泽韩.  新电改是能源革命的必然选择 . 南方能源建设, 2015, 2(3): 17-22.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5.03.003
    [19] 冯江华, 陈晓丽.  能源体制改革开创能源互联网时代 . 南方能源建设, 2015, 2(3): 10-16.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5.03.002
    [20] 孙小兵.  世界能源新格局下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 南方能源建设, 2014, 1(1): 16-24.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4.01.003
  • 加载中
图(11) / 表 (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2
  • HTML全文浏览量:  51
  • PDF下载量:  3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4-12-15
  • 刊出日期:  2015-03-25

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趋势与前景展望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5.01.001
    基金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 392010B0903000580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匡耀求(1963),男,湖南娄底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e-mail)yaoqiuk@gig.ac.cn。

  • 中图分类号: F416.2

摘要: 能源消费是人类活动排放CO2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碳减排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约束因素。2012年全世界能源消费排放3.173 4×1010 t CO2,中国能源消费排放的CO2已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6.0%。2012年全世界人均CO2排放量4 510 kg,而中国人均CO2排放量达到了6 093 kg。同年广东省人均CO2排放量为5 224 kg,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推进,广东的单位产值能耗水平逐年降低,能源结构不断改善,使得全省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CO2排放量的增长势头得到抑制,2012年的排放量比2011年略有减少。按目前的发展趋势预测,到2020年,广东CO2排放总量将达到1.606 2×108 t碳当量,比2012年增加9.69×106 t碳当量,人均CO2排放量将达到5 287 kg,略高于2012年的5 224 kg。如果在“十三五”期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则到2020年广东省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将比2012年下降2.7%,CO2排放总量将比2012年下降3.5%,人均CO2排放量将由2012年的5 224 kg下降到2020年的4 795 kg,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English Abstract

匡耀求. 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趋势与前景展望[J]. 南方能源建设, 2015, 2(1): 1-10.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5.01.001
引用本文: 匡耀求. 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趋势与前景展望[J]. 南方能源建设, 2015, 2(1): 1-10.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5.01.001
Yaoqiu KUANG. Trend and Outlook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J]. 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 2015, 2(1): 1-10.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5.01.001
Citation: Yaoqiu KUANG. Trend and Outlook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J]. 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 2015, 2(1): 1-10.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5.01.001
  • 化石能源的燃烧产生了大量的CO2,这些CO2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地表温室气体浓度的急剧升高,增强了地球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增强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变得很不稳定,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大。为全面控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了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1994年3月生效,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1997年达成的《京都议定书》确认气候变化的全球性,要求所有国家根据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及其社会和经济条件,尽可能开展最广泛的合作,并参与有效和适当的国际应对行动。2009年底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向世界作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郑重承诺,并将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从此碳减排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约束因素。

    • 随着世界人口与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消费需求旺盛,全世界一次能源生产量逐年增加(图1)。

      图  1  1971—2012年世界一次能源供求量及其构成的变化[1]

      Figure 1.  World Total Primary Energy Supply and Energy Mix from 1971 to 2012

      2012年全世界能源供求总量达到1.337 1×1010 t油当量(1 t油当量=1.428 6 t标准煤),其中石油占31.4%,煤炭(包括泥炭和油页岩)占29.0%,天然气占21.3%,生物质能与垃圾发电占10.0%,核能占4.8%,水电占2.4%,其他能源(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占1.1%。2012年的能源市场供求量比1973年(6.106×109 t油当量)增加了1倍多。与1973年相比,石油所占的比重大幅下降,而煤炭、天然气、核能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图2)。

      图  2  1973年和2012年世界一次能源供求的构成[1]

      Figure 2.  Fuel Shares of World Total Primary Energy Supply in 1973 and 2012

      从1973年到2012年,世界人口规模从39.19亿人增加到70.37亿人,世界经济产出从5.30×1012美元增加到5.46×1013美元。人口规模的显著扩大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

      按照2012年世界70.37亿人口分摊,人均能源供求量为1.90 t油当量(合2.71 t标准煤),而1973年(39.19亿人口)只有1.56 t油当量。2012年人均能源供求量比1973年增加了18%。

      从一次能源供求的地区分布看,2012年有39.2%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21.8%来自中国。这二者合计占了61%。除中国以外的亚洲其他国家占12.3%,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欧洲其他国家与俄罗斯占8.9%,非洲占5.5%,中东地区占5.1%,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美洲其他国家占4.6%(图3)。与1973年相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所占的比例大幅减少,中国和中东地区所占比例大幅增加,非洲和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美洲其他国家所占比例也有所增加。

      图  3  1973年和2012年世界一次能源供求的地区分布[1]

      Figure 3.  Regional Shares of World Total Primary Energy Supply in 1973 and 2012

      能源消费是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随着能源消费的急剧增加,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也急剧增加(图4)。2012年全世界能源消费排放CO2 3.173 4×1010 t,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占38.3%,中国占26.0%,除中国以外的亚洲其他国家占11.6%,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欧洲其他国家与俄罗斯占8.6%,中东地区占5.2%(图5)。

      图  4  1971—2012年世界能源消费排放的CO2总量[1]

      Figure 4.  World Total CO2 Emiss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from 1971 to 2012

      图  5  1973和2012年能源消费排放CO2的地区分布[1]

      Figure 5.  Regional Shares of CO2 Emiss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1973 and 2012

      在世界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发展变化格局中,中国的地位和影响举世瞩目。中国的能源供求量在1973年只占世界的7.0%,2012年达到了21.8%。中国能源消费排放的CO2在1973年只占世界总排放量的5.8%,2012年占比上升到了26.0%。1973年,全世界人均排放CO2 3 989 kg,而中国人均排放只有1 016 kg;到了2012年,世界人均排放CO2 4 510 kg,而中国人均排放量达到了6 093 kg。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头号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比例达到20.8%,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净增量已占全球的46.1%,在国际社会面对的碳减排压力与日俱增[2]

    •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和人口规模最大的省份,广东的能源消费和CO2排放也备受关注。随着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高度集聚,能源消费需求迅猛增长。全省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从1990年的3.936 44×107 t标准煤增加到2013年的2.934 923×108 t标准煤[3-18],23年增加了6.46倍。人均能源消费量从1990年的0.61 t标准煤增加到2013年的2.76 t标准煤,提高了3.45倍,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用于生活的能源消费量(标准煤)从1990年的71 kg/人增加到2013年的378 kg/人,提高了4.3倍;用于生产的能源消费量(标准煤)从1990年的0.55 t/人增加到2013年的2.38 t/人,提高了3.3倍。2013年单位GDP能耗(标准煤)为0.508 t/万元。从终端能源消费量变化趋势(图6)看,1990—2001年,终端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较小,年均增加8.62%;2002年以后终端能源消费的增长明显加快,2002—2013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9.59%。

      图  6  1990—2013年广东省终端能源消费量变化[3-18]

      Figure 6.  End-use Energy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1990 to 2013

      从终端能源消费的构成看,煤炭和油品消费所占的比例逐年减少,而电力和其他能源消费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大(表1)。其中煤炭消费所占的比例从1990年的33.6%下降到2013年的11.6%;油品所占的比例从1990年的22.4%下降到2013年的17.4%;电力消费所占的比例则从1990年的33.0%上升到2013年的49.1%;其他能源(天然气等)消费所占的比例从1990年的11.0%上升到2013年的21.9%。在此期间,能源结构的改善十分明显。但是,由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幅度巨大,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消费量仍然有显著的增加,其中原煤消费量从1990年的1.322 6×107 t标准煤上升到2013年的3.404 5×107 t标准煤,增加了1.57倍;油品消费量从1990年的8.818×106 t标准煤上升到2013年的5.106 8×107 t标准煤,增加了4.79倍,如表1所示。

      表 1  1990—2013年广东省终端能源消费及构成

      Table 1.  End-us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Fuel Shar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1990 to 2013

      年份 广东省终端能源消费/104 t(标准煤) 广东省终端能源构成/%
      总量 原煤 油品 电力 其他 合计 原煤 油品 电力 其他
      1990 3 936.44 1 322.64 881.76 1 299.03 433.01 100.0 33.6 22.4 33.0 11.0
      1991 4 520.14 1 473.57 1 044.15 1 514.25 488.18 100.0 32.6 23.1 33.5 10.8
      1992 5 019.36 1 535.92 1 149.43 1 817.01 516.99 100.0 30.6 22.9 36.2 10.3
      1993 5 589.99 1 693.77 1 173.90 2 174.51 547.82 100.0 30.3 21.0 38.9 9.8
      1994 6 479.77 1 781.94 1 328.35 2 630.79 738.69 100.0 27.5 20.5 40.6 11.4
      1995 7 062.28 1 906.82 1 476.02 2 803.73 875.72 100.0 27.0 20.9 39.7 12.4
      1996 7 456.35 1 804.44 1 506.18 3 072.02 1 073.71 100.0 24.2 20.2 41.2 14.4
      1997 7 669.53 1 756.32 1 472.55 3 090.82 1 349.84 100.0 22.9 19.2 40.3 17.6
      1998 8 083.38 1 681.34 1 737.93 3 273.77 1 390.34 100.0 20.8 21.5 40.5 17.2
      1999 8 425.07 1 541.79 1 912.49 3 454.28 1 516.51 100.0 18.3 22.7 41.0 18.0
      2000 9 080.20 1 552.71 2 052.13 4 122.41 1 352.95 100.0 17.1 22.6 45.4 14.9
      2001 9 775.15 1 554.25 2 209.18 4 506.34 1 505.37 100.0 15.9 22.6 46.1 15.4
      2002 10 861.68 1 574.94 2 346.12 5 343.95 1 596.67 100.0 14.5 21.6 49.2 14.7
      2003 12 414.48 2 209.78 2 805.67 5 524.44 1 874.59 100.0 17.8 22.6 44.5 15.1
      2004 14 487.74 1 695.07 2 998.96 7 620.55 2 173.16 100.0 11.7 20.7 52.6 15.0
      2005 17 255.84 1 880.89 4 072.38 8 748.71 2 553.86 100.0 10.9 23.6 50.7 14.8
      2006 19 254.03 2 406.75 4 563.21 9 376.71 2 907.36 100.0 12.5 23.7 48.7 15.1
      2007 21 427.33 2 571.28 4 756.87 10 563.67 3 535.51 100.0 12.0 22.2 49.3 16.5
      2008 22 671.76 3 128.70 4 806.41 10 995.80 3 740.84 100.0 13.8 21.2 48.5 16.5
      2009 23 943.39 2 921.09 5 004.17 11 085.79 4 932.34 100.0 12.2 20.9 46.3 20.6
      2010 26 344.85 3 003.31 4 979.18 12 382.08 5 980.28 100.0 11.4 18.9 47.0 22.7
      2011 27 780.05 3 416.95 4 805.95 13 501.10 6 056.05 100.0 12.3 17.3 48.6 21.8
      2012 28 377.06 3 291.74 4 880.85 13 961.51 6 242.95 100.0 11.6 17.2 49.2 22.0
      2013 29 349.23 3 404.51 5 106.77 14 410.47 6 427.48 100.0 11.6 17.4 49.1 21.9

      终端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是其他能源(主要是天然气),从1990年的4.33×106 t标准煤增长到2013年的6.427 5×107 t标准煤,增长了13.8倍。

      目前,终端能源消费需求最大的是电力。广东电力消费量从1990年的1.299×107 t标准煤增加到了2013年的1.441 05×108 t标准煤,增加了10倍多。电力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达到49.1%。由于电力消费需求的急剧增长,推动广东电力建设迅猛发展。截至2013年底,广东省内并网电力装机总量达到84.53 GW,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2013年,全国总装机124 7 GW)的6.85%,其中火电63.2 GW,占全省装机容量的74.77%;水电13.06 GW,占15.45%;核电6.122 GW,占7.24%;风电1.691 GW,占2.00%;生物质发电439 MW,占0.52%。2013年发电量达到379.625 TW·h(相当于4.665 6×107 t标准煤)。此外,西电东送能力也已达到34.0 GW,2013年,南方电网接纳西电东送电量达131.4 TW·h。2014年7月2日,广东接受西电最大电力达30.1 GW。

      虽然终端能源消费中,煤和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所占的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而电力和其他能源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但是目前电力的生产主要还是依靠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燃烧已成为地球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

    • 1995—2012年广东省分品种的化石能源消费量(标准煤当量)归纳如表2,根据各种能源燃烧的排放系数计算了各个年度的CO2排放总量(按碳当量计)。从1995年到2012年,全省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CO2排放量从4.454×107 t碳当量增加到了1.509 3×108 t碳当量,期间排放量最高的2011年排放了1.537 8×108 t碳当量。2012年的排放量比2011年略有减少。CO2排放量的增长与化石能源消费量的增长紧密相关,二者相关系数达0.999 74。2001年以前排放量的增长比较缓慢,2002年以后增速明显加快,但是2010年以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总体增速明显放缓(图7)。人均CO2排放量从1995年的2 211 kg/(人·年)增加到了2012年的5 224 kg/(人·年)。就化石能源消费的排放而言,广东省2012年的人均CO2排放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 510 kg/(人·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 093 kg/(人·年))。

      图  7  1995—2012年广东省化石能源消费量与CO2排放量

      Figure 7.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1995 to 2012

      表 2  1995—2012年广东省化石能源消费量与CO2排放量

      Table 2.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1995 to 2012

      年份 煤炭及衍生品/104 t(标准煤当量) 石油及其衍生品/104 t(标准煤当量) 天然气/104 t (标准煤当量) 能源消费总量/104 t (标准煤) 碳排放量/104 t
      原煤 洗精煤 其他洗煤 型煤 焦炭 焦炉煤气 其他煤气 其他焦化产品 原油 汽油 煤油 柴油 燃料油 液化石油气 炼厂干气 其他石油制品
      1995 3 453 3 0 0 128 13 19 0 28 414 82 870 912 320 56 204 14 6 516 4 454
      1996 3 543 1 0 22 135 9 19 3 40 387 83 873 1 032 498 70 224 12 6 951 4 721
      1997 3 540 1 0 26 154 13 19 1 29 386 95 796 1 023 502 79 431 26 7 121 4 820
      1998 3 542 9 1 22 154 9 17 1 47 415 97 941 1 183 521 76 435 27 7 497 5 044
      1999 3 683 6 0 21 159 10 87 1 51 424 99 1 111 1 244 536 83 467 23 8 005 5 471
      2000 4 137 5 0 17 141 10 63 2 49 442 131 1 115 1 335 546 104 297 19 8 413 5 745
      2001 4 256 6 0 18 168 10 70 2 30 477 141 1 187 1 473 615 111 346 0 8 910 6 075
      2002 4 652 10 0 19 172 10 73 1 24 506 151 1 234 1 641 667 115 393 0 9 668 6 593
      2003 5 552 24 0 19 221 10 85 1 37 550 175 1 361 1 765 768 113 488 17 11 186 7 663
      2004 6 093 14 6 22 268 34 199 3 32 657 192 1 489 2 177 866 105 528 22 12 707 8 827
      2005 6 865 18 4 25 290 27 228 3 25 1 039 226 1 904 2 275 1 044 106 639 31 14 749 10 186
      2006 7 683 15 4 144 287 25 306 3 141 1 135 232 1 993 2 243 923 131 830 174 16 269 11 338
      2007 8 602 18 4 289 431 20 312 2 30 1 233 252 2 096 1 881 1 038 135 1 161 588 18 092 12 559
      2008 9 028 18 5 323 425 24 328 6 28 1 305 269 2 213 1 539 1 092 128 1 184 680 18 595 12 927
      2009 8 913 378 5 338 441 24 329 10 29 1 408 283 2 285 1 279 1 119 127 1 223 1 474 19 665 13 493
      2010 10 310 815 5 246 472 38 117 11 25 1 595 297 2 420 924 1 089 129 397 1 251 20 141 13 785
      2011 12 196 668 5 236 536 41 246 10 24 1 772 318 2 175 719 1 196 132 419 1 386 22 079 15 378
      2012 11 600 737 1 233 530 38 318 66 23 1 846 358 2 244 621 1 090 118 313 1 404 21 540 15 093
      碳排放系数 0.756 0.786 0.768 0.779 0.855 0.355 2.078 0.779 0.586 0.560 0.575 0.592 0.619 0.504 0.460 0.586 0.448    

      广东能源消费的增长与人口发展和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其中能源消费与人口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892 5,与经济规模(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981 4。2000年以前,能源消费的增长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关系较明显;而2001年以后,能源消费的增长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但是经济增长曲线与能源消费增长曲线的剪刀差也越来越大(图8)。

      图  8  广东省终端能源消费随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变化

      Figure 8.  End-use Energy Consumption Versus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Output in Guangdong Province

      这说明,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善和能效的提高,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依赖也在逐步减弱。单位GDP的能耗(标准煤)已从2005年的0.79 t/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0.508 t/万元[16],下降了35.7%。按照最近9年来的下降趋势(图9),单位GDP能耗(标准煤)水平有可能在2016年降到最低值(约0.43 t/万元),此后可能还有反弹。

      图  9  广东省单位GDP能耗的变化趋势

      Figure 9.  Unit GDP Energy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标准煤当量的碳排放系数是本文根据IPCC 2006年推荐的不同燃料类型C排放系数推算的结果。

      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逐步老化,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必然呈下降趋势,未来人口增长给能源消费带来的压力会逐渐减少。但是,目前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2013年为9 452美元/人)与世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快经济发展的愿望仍然十分强烈,经济发展给能源消费增长带来的压力仍然较大。

      可喜的是,随着新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生产技术的进步,能源结构不断改善,发电煤耗水平逐步下降,清洁能源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大,广东化石能源消费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92.65%下降到2012年的75.91%(图10)。虽然终端能源消费也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但是能源消费排放的CO2总量在2012年已经出现了小幅下降。

      图  10  广东省化石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变化趋势

      Figure 10.  Variation Trend of Fossil Fuel Shares of End-Use Energy Consump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单位GDP CO2排放量已经从1995年的2.753 t /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0.97 t/万元(表3)。与2005年的排放强度(1.656 t/万元)相比,2012年已下降了41.43%,广东省已提前8年实现了到2020年单位GDP CO2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中国政府承诺目标。

      表 3  1995—2012年广东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综合指标

      Table 3.  Synthetic Indicator fo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1995 to 2012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年末常住住人口/万人 人均GDP/ (美元/人) 终端能源消费量/104 t (标准煤当量) 化石能源消费量/104 t(标准煤当量) 化石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 碳排放总量/104 t 人均CO2排放量/ (kg/人) 单位GDP CO2排放量/ (t/万元) 单位GDP终端能耗(标准煤)(t/万元) 单位GDP能耗(标准煤)/ (t/万元,可比价) 单位GDP能耗(标准煤)/ (t/万元,当年价)
      煤炭及衍生品 石油及其衍生品 天然气 合计
      1995 5 933.05 7 387.49 961.74 7 062.28 3 616 2 886 14 6 516 92.26 4 454.45 2 210.90 2.75 1.19   1.24
      2000 10 741.25 8 650.03 1 500.00 9 080.20 4 375 4 019 19 8 413 92.65 5 745.27 2 435.37 1.96 0.85   0.88
      2001 12 039.25 8733.18 1 673.48 9 775.15 4 530 4 380 0 8 910 91.15 6 074.89 2 550.57 1.85 0.81   0.85
      2002 13 502.42 8 842.08 1 856.38 10 861.67 4 937 4 731 0 9 668 89.01 6 592.94 2 733.99 1.79 0.80   0.84
      2003 15 844.64 8 962.69 2 150.32 12 414.48 5 912 5 257 17 11 186 90.10 7 662.55 3 134.78 1.77 0.78   0.83
      2004 18 864.62 9 110.66 2 522.12 14 490.46 6 639 6 046 22 12 707 87.69 8 826.73 3 552.40 1.72 0.77   0.81
      2005 22 557.37 9 194.00 3 008.73 17 255.84 7 460 7 258 31 14 749 85.47 10 185.90 4 062.25 1.66 0.76 0.79 0.79
      2006 26 587.76 9 442.07 3 579.32 19 058.60 8 467 7 628 174 16 269 85.36 11 338.14 4 402.97 1.56 0.72 0.77 0.74
      2007 31 777.01 9 659.51 4 375.54 21 143.07 9 678 7 826 588 18 092 85.57 12 559.16 4 767.35 1.45 0.67 0.75 0.69
      2008 36 796.71 9 893.48 5 419.35 22 671.76 10 157 7 758 680 18 595 82.02 12 926.51 4 790.75 1.29 0.62 0.72 0.64
      2009 39 482.56 10 130.19 5 773.05 23 943.39 10 438 7 753 1 474 19 665 82.13 13 493.06 4 883.87 1.25 0.61 0.68 0.62
      2010 46 013.06 10 440.94 6 608.40 26 344.84 12 014 6 876 1 251 20 141 76.45 13 785.16 4 841.10 1.10 0.57 0.66 0.59
      2011 53 210.28 10 505.00 7 866.36 27 780.05 13 938 6 755 1 386 22 079 79.48 15 378.07 5 367.57 1.06 0.52 0.56 0.54
      2012 57 067.92 10 594.00 8 569.58 28 377.06 13 522 6 614 1 404 21 540 75.91 15 093.13 5 223.85 0.97 0.50 0.53 0.51
    • 随着计划生育观念的普及和人口受教育年限的提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广东人口在2000—2010年期间的年均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到8.29‰,人口发展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增长的压力已经越来越少。如今驱动广东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对经济增长的追求。GDP增长曲线(图8)表明,广东的经济发展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2001—2013年的年均增速达11.9%,2013年的增长率为8.5%,2014年前3季的增长速度为7.6%,全年达到7.5%应该是很有可能的。今后一个时期的增速无疑会有所放缓,但是十三五时期保持6%以上的年均增速还是非常可能的。

      2000—2010年期间,虽然广东人口的年均自然增长率只有8.29‰,但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在此期间广东常住人口总量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10年以来,随着我国流动人口往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的分流,广东常住人口数量的增长明显放缓,平均每年净增加的人口只有约70万人(图11),少于自然增加的人口数,部分城市已出现外来人口回流的迹象。

      图  11  2010年以来广东常住人口的增长趋势

      Figure 11.  Permanent Resident Population Growth Trend in Guangdong Province Since 2010

      基于对广东省人口和经济发展趋势的上述判断,按照目前经济活动的能耗水平和能源结构变动趋势,估计到2016年单位GDP能耗(标准煤)水平下降到0.43 t/万元后将保持稳定或出现反弹,化石能源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在2012年以后每年下降2.5个百分点左右,对“十三五”期间广东能源消费与CO2排放情况进行情景分析(表4)。虽然“十三五”期间终端能源消费量仍将保持逐年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2.837 7×108 t标准煤增加到2020年的4.134×108 t标准煤,增加45.7%,但是,化石能源消费量在2015年以前会保持基本稳定,CO2排放总量在2014年会出现一个低谷,但2015年以后仍将继续增长;人均CO2排放量的低谷将出现在2016年。到2020年,广东CO2排放总量将达到1.606 2×108 t碳当量,比2012年增加9.69×106 t碳当量,广东人均CO2排放量将达到5 287 kg/人,略高于2012年的5 224 kg/人。

      表 4  现行趋势情景下广东能源消费与CO2排放趋势预测

      Table 4.  Outlook fo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Under the Current Trend Situation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终端能源消费量/104 t(标准煤当量) 化石能源消费量/104 t (标准煤当量) 碳排放总量/104 t 人均CO2排放量/ (kg/人) 单位GDP能耗(标准煤)/ (t/万元) 化石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
      2012 57 067.92 10 594.00 28 377.06 21 539.76 15 093.13 5 223.85 0.53 75.91
      2013 62 163.97 10 644.00 29 349.23 21 543.96 14 973.05 5 157.95 0.51 73.41
      2014 66 826.27 10 720.53 30 339.13 21 512.12 14 950.92 5 113.56 0.45 70.91
      2015 71 504.11 10 790.35 31 461.81 21 521.62 14 957.52 5 082.71 0.44 68.41
      2016 76 151.87 10 860.17 32 745.31 21 580.97 14 998.77 5 063.96 0.43 65.91
      2017 80 720.99 10 929.98 34 710.02 22 008.08 15 295.61 5 131.20 0.43 63.41
      2018 85 564.24 10 999.80 36 792.63 22 408.75 15 574.08 5 191.45 0.43 60.91
      2019 90 698.10 11 069.62 39 000.18 22 778.27 15 830.90 5 243.78 0.43 58.41
      2020 96 139.99 11 139.44 41 340.19 23 111.46 16 062.46 5 287.13 0.43 55.91

      根据对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的研究[31],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降低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还有一定潜力。如果在“十三五”期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使单位GDP能耗水平在2016年以后继续保持下降趋势(表5),则在同样的人口和经济发展规模条件下,“十三五”期间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速会减慢,2020年只比2012年增加732.1%,化石能源消费量将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到2020年,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标准煤)将下降到2.096 2×108 t/年,比2012年下降2.7%;CO2排放总量将由2012年的1.509 3×108 t/年下降到2020年的1.456 8×108 t/年,比2012年下降3.5%;人均CO2排放量将由2012年的5 224 kg/人下降到2020年的4 795 kg/人,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表 5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情景下广东能源消费与CO2排放趋势预测

      Table 5.  Outlook fo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Under Situation Accelerating Tertiary Industry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终端能源消费量/104 t (标准煤当量) 化石能源消费量/104 t (标准煤当量) 碳排放总量/104 t 人均CO2排放量/ (kg/人) 单位GDP能耗(标准煤)/ (t/万元) 化石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
      2012 57 067.92 10 594.00 28 377.06 21 539.76 15 093.13 5 223.85 0.53 75.91
      2013 62 163.97 10 644.00 29 349.23 21 543.96 14 973.05 5 157.95 0.51 73.41
      2014 66 826.27 10 720.53 30 339.13 21 512.12 14 950.92 5 113.56 0.45 70.91
      2015 71 504.11 10 790.35 31 461.81 21 521.62 14 957.52 5 082.71 0.44 68.41
      2016 76 151.87 10 860.17 32 745.31 21 580.97 14 998.77 5 063.96 0.43 65.91
      2017 80 720.99 10 929.98 33 902.81 21 496.26 14 939.90 5 011.87 0.42 63.41
      2018 85 564.24 10 999.80 35 081.34 21 366.48 14 849.70 4 949.99 0.41 60.91
      2019 90 698.10 11 069.62 36 279.24 21 189.09 14 726.41 4 877.93 0.40 58.41
      2020 96 139.99 11 139.44 37 494.59 20 961.55 14 568.28 4 795.31 0.39 55.91
    • 对于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估算,截止目前,可以查到4篇公开发表的文献[31-34]。宋佩珊等[32] 、苟少梅等[33]和秦翊等[34]分别估算了1997—2007年、1990—2010年和1995—2010年等时段的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但是这3篇文章只用插图的形式示意性展示了计算结果,没有发表具体数据。Wenxiu WANG等[31]估算了1995—2009年的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并发表了具体计算结果。对于可比年份的广东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本文估算的结果比Wenxiu WANG等、苟少梅等和宋佩珊等的结果略高,低于秦翊等的估算结果。

      2012年中国能源消费排放的CO2已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6.0%。世界人均排放CO2 4 510 kg,而中国人均排放量达到了6 093 kg。广东省2012年的人均CO2排放量为5 224 kg/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1995年到2012年,全省化石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碳当量)从4.454×107 t增加到了1.509 3×108 t,期间排放量最高的2011年排放了1.537 8×108 t碳当量。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逐步推进,广东加快了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单位GDP的能耗(标准煤)已从2005年的0.79 t/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0.508 t/万元,下降了35.7%。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和低碳试点工作的推进,化石能源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92.65%下降到2012年的75.91%。能耗水平的降低和能源结构的改善,使得全省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CO2排放量的增长势头得到抑制,2012年的排放量比2011年略有减少。

      减少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靠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水平;二靠改善能源结构,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三靠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从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水平看,广东在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换代方面已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十二五”前三年累计关停125 MW以下的小火电机组2.289 GW,2013年全省火电机组发电标煤耗已下降至290 g/(kW·h),进一步挖潜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预测2016年单位GDP能耗(标准煤)下降到0.43 t/万元以后很难继续下降。从改善能源结构,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例看,目前广东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步伐较快,核电、风电、水电和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都有可喜的发展,尤其是核电建设的规模和运营的水平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使得化石能源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出现了逐年下降。今后进一步减排的潜力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只有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降低加工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才有可能继续降低单位GDP能耗水平并逐步降低CO2排放总量。

      如果在“十三五”期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使单位GDP能耗水平在2016年以后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则到2020年,全省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标准煤)将下降到2.096 2×108 t/年,比2012年下降2.7%;CO2排放总量将由2012年的1.509 3×108 t/年下降到2020年的1.456 8×108 t/年,比2012年下降3.5%;人均CO2排放量将由2012年的5 224 kg/人下降到2020年的4 795 kg/人,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 南方电网2006—2013年西电东送电量统计表,见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网站:http://www.csg.cn/gynw/gsjj/201310/t20131021_70288.html。
  • 雷辉. 《2013年广东关停小火电机组76.3万千瓦》.南方日报网络版,2014-4-29. http://energy.southcn.com/e/2014-04/29/content_98629682.htm按目前发展趋势情景预测,到2020年,广东CO2排放总量(碳当量)将达到1.606 2×108 t,比2012年增加9.609×106 t,广东人均CO2排放量将达到5 287 kg/人,略高于2012年的5 224 kg/人。
  • 参考文献 (3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