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匿名盲审
  • 学术期刊非营利性
  • 全球免费开放获取全文
  • 最新科研成果提供绿色通道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10 kV半高型布置变电站的改造实践

贲树俊 张晓龙 葛乃成 周建华 袁俊

贲树俊, 张晓龙, 葛乃成, 周建华, 袁俊. 110 kV半高型布置变电站的改造实践[J]. 南方能源建设, 2016, 3(2): 88-91,9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7
引用本文: 贲树俊, 张晓龙, 葛乃成, 周建华, 袁俊. 110 kV半高型布置变电站的改造实践[J]. 南方能源建设, 2016, 3(2): 88-91,9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7
Shujun BEN, XiaoLong ZHANG, Naicheng GE, Jianhua ZHOU, Jun YUAN. Modification Practice of a 110 kV Half-height Layout Substations[J]. 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 2016, 3(2): 88-91,9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7
Citation: Shujun BEN, XiaoLong ZHANG, Naicheng GE, Jianhua ZHOU, Jun YUAN. Modification Practice of a 110 kV Half-height Layout Substations[J]. 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 2016, 3(2): 88-91,9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7

110 kV半高型布置变电站的改造实践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7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贲树俊(1980),男,江苏海安人,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师,主要从事变电站设计及质量技术管理工作(e-mail)benshujun@163.com。

  • 中图分类号: TM76

Modification Practice of a 110 kV Half-height Layout Substations

图(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9
  • HTML全文浏览量:  56
  • PDF下载量:  1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03-23
  • 刊出日期:  2020-07-17

110 kV半高型布置变电站的改造实践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7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贲树俊(1980),男,江苏海安人,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师,主要从事变电站设计及质量技术管理工作(e-mail)benshujun@163.com。

  • 中图分类号: TM76

摘要: 建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110 kV变电站,由于周边负荷增长,原有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并且普遍存在砼杆老化剥落、建筑漏雨、设备老化、备件难寻、隔离开关卡涩等诸多影响运行的隐患,升级改造迫在眉睫。文章从不停电改造和全停电改造两个方面提出多套110 kV、220 kV改造方案,并就不停电改造的步骤、注意事项等做了详细分析说明。通过改造可以提升设备水平,改善运行工况,满足负荷需要,提高供电能力。文章为后续变电站的改造设计提供有益借鉴,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English Abstract

贲树俊, 张晓龙, 葛乃成, 周建华, 袁俊. 110 kV半高型布置变电站的改造实践[J]. 南方能源建设, 2016, 3(2): 88-91,9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7
引用本文: 贲树俊, 张晓龙, 葛乃成, 周建华, 袁俊. 110 kV半高型布置变电站的改造实践[J]. 南方能源建设, 2016, 3(2): 88-91,9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7
Shujun BEN, XiaoLong ZHANG, Naicheng GE, Jianhua ZHOU, Jun YUAN. Modification Practice of a 110 kV Half-height Layout Substations[J]. 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 2016, 3(2): 88-91,9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7
Citation: Shujun BEN, XiaoLong ZHANG, Naicheng GE, Jianhua ZHOU, Jun YUAN. Modification Practice of a 110 kV Half-height Layout Substations[J]. 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 2016, 3(2): 88-91,95.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16.02.017
  • 上世纪80至90年代初期建设的110 kV变电站,运行至今已达25~30年左右。这些变电站110 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AIS设备,半高型布置型式(带空中走道);35 kV配电装置采用AIS户内装配式布置;10 kV配电装置采用固定式开关柜户内布置。这些变电站普遍存在砼杆老化剥落、建筑漏雨、设备老化、备件难寻、隔离开关卡涩等诸多影响运行的隐患,因而对此类变电站进行改造迫在眉睫。通过5年来对该地区近10座此类变电站的改造实践,本文总结出一些实用经验,可为其他地区此类变电站的改造提供借鉴。

    • 110 kV进(出)线回路一般为2~4回,采用AIS设备户外单列布置,双母线带旁路接线,半高型布置型式(带空中走道),见图1,间隔宽度8 m,一般2~4个间隔为一跨,进线一般接于不同跨母线,个别工程同接于一跨母线,110 kV场地(围墙至道路中心线)纵向深度一般为36.5 m左右。

      图  1  原110 kV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

      Figure 1.  Original Layout of 110 kV Distribution Equipment

      主变一般为2台,户外一体式,单台主变容量一般为31.5 MVA、40 MVA、50 MVA,电压等级110 kV/35 kV/10 kV,主变三侧均通过软母线与配电装置相连。

      35 kV出线回路一般为6~8回(实际运行2~4回),采用AIS设备户内装配式双列布置,双母线带旁路接线,详见图2;主变、旁路、母联、母设、站用变、楼梯间等间隔布置于靠近主变侧,出线间隔布置于另一侧;35 kV配电装置楼分为两层,底层布置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设备,二层布置隔离开关、母线等设备;间隔宽度4.8 m,配电装置进深10.6 m,长度一般为43.2~48 m,高度一般为9.5~10 m。35 kV配电装置楼一般平行于主变场地布置。

      图  2  原35 kV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

      Figure 2.  Original Layout of 35 kV Distribution Equipment

      10 kV出线回路一般为8~10回,采用固定柜,户内单列布置,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开关室进深5.5 m,开关室长度27~30 m,一般垂直于主变场地布置,详见图3;每台主变一般设置无功补偿装置1套,布置于户外;接地消弧装置一般不配置。

      图  3  原10 kV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

      Figure 3.  Original Layout of 10 kV Distribution Equipment

      二次设备室、工具间、备品间、厕所等一般位于毗邻35 kV配电装置楼建设的二层小楼中。

      变电站尺寸一般为80 m×80 m左右,有些变电站加上站前生活区,尺寸可以达到80 m×100 m左右。

    • 随着电气工业的发展,110 kV断路器均已采用SF6设备,电流互感器采用油浸倒置式产品,隔离开关的制造工艺和质量也有较大提升,因而原有的双母线带旁路接线,显得过于复杂,往往造成倒闸操作的繁复,人为增加事故的风险;由于该类变电站均已投运25~30年左右,原有的构支架一般采用砼杆或薄壁钢管,风蚀雨淋,很多都已经出线开裂、剥落、锈蚀、变形等问题;空中走道时常出现砼块掉落,砸坏设备的情况,上层隔离开关操作也不方便。

      35 kV采用户内装配式,支柱绝缘子、穿墙套管普遍存在爬电距离小、易闪络等问题;隔离开关、断路器等备品备件也难于采购,基本处于淘汰的边缘;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置于网门上,连杆过长,容易存在死点和卡涩;配电装置楼由于是砖混结构,屋面一般为预制板,经常出现渗漏和涂料剥落等情况,影响设备运行,而且也不满足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

      10 kV固定式开关柜已属于淘汰产品,备品备件稀缺,主母线通流容量偏小,柜体防护等级低,高峰负荷时节,往往会出现节点过热等现象,严重影响运行安全。

      由于原先规划主变为2台,且三侧均采用软导线与配电装置连接,各侧主母线及引线通流容量偏小,无法超规模增容主变或者增加第3台主变,因而无法满足变电站周边爆发式增长的工业、商业和居民负荷。

      综上所述,对此类变电站进行整体升级改造,无论是提升设备水平,改善运行工况,还是满足负荷发展需要,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对于负荷无法转移或者仅能部分转移的工程,可以采用不停电改造方案,相对复杂繁琐一些。对于负荷可以全部转移的工程,则可以采用全停改造方案,相对简单一些,风险也小一些。下面将分别进行分析论述。

    • 110 kV进(出)线回路为5回,采用AIS设备户外双列布置,单母线分段接线,中型布置型式,间隔宽度8m,两段母线跨度分别为16 m和24 m,不同电源分别接入两段母线,110 kV场地(围墙至道路中心线)纵向深度一般为36.0 m左右;

      主变本期2台,户外一体式,本期单台主变容量一般为40 MVA、50 MVA,电压等级110 kV/35 kV/10 kV,110 kV侧通过软导线与配电装置相连,35 kV侧通过电缆与开关柜相连,10 kV侧通过铜排母线桥(或绝缘管形母线)+封闭母线与开关柜相连;远景主变容量3× 50 MVA(63 MVA),考虑到经济发达地区系统35 kV变电站将逐步升压或退役,用户35 kV变电站将逐步改接或T接至220 kV系统变电站,远景110 kV变电站带35 kV电压等级已无必要,因而电压等级选择110 kV/ 10 kV。

      35 kV出线回路为4回,采用中置柜户内单列布置,单母线分段接线;10 kV出线回路一般为16回,采用中置柜户内双列布置,单母线分段接线;35 kV、10 kV开关柜共室布置,二次设备室毗邻开关室布置;开关室进深9.6 m,开关室长度44 m~46 m;刚好可以布置于原35 kV配电装置楼的位置。远景可以拆除35 kV开关柜,将# 3主变10 kV配电装置布置于此。

      每台主变一般设置无功补偿2套,采用装配式;每段10 kV母线配置接地消弧装置1套,采用成套装置。上述设备均可以布置于站内空旷处。

      综合配电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砖墙填充。梁、柱、板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钢材采用HPB300、HRB400级钢。内外墙厚240 mm,MU10多孔砖,M7.5混合砂浆,±0.0 m以下采用M20水泥砂浆。

      进线构架柱为A字柱(部分加端撑),采用直缝焊接等径钢管(管径ϕ 273、壁厚6 mm);母线构架柱、主变中间构架柱、主变构架柱及进线构架地线柱采用等径单柱钢管(管径ϕ 377、壁厚9 mm);所有钢梁采用正三角形焊接的钢管式钢梁(管径ϕ 80、壁厚6 mm),梁与柱采用螺栓铰接连接;构架避雷针采用变截面钢管;所有设备支架均采用等径钢管(管径ϕ 273、管壁厚6 mm)。

      室外电缆沟顶面高出场地平均标高150 mm。电缆沟一般采用砖砌,贴临道路(距路边小于1.0 m)及埋深大于1.0 m的电缆沟采用混凝土结构,过道路电缆沟采用埋管方式。盖板采用包角钢钢筋混凝土盖板或复合材料成品盖板,漫盖式。

      根据地质条件,综合配电房基础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基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构支架基础均采用混凝土杯口基础;主变压器基础为大块式素混凝土基础;独立避雷针采用钢筋混凝土阶梯形基础。

      围墙、道路、照明、接地、上下水、安防系统等均需要按照最新要求,配合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投运,详见图4

      图  4  改造后的总平面布置图

      Figure 4.  General Layout After Transforming

    • 由于35 kV出线回路较少,对于有系统联络线的工程,一般先将35 kV线路通过站外搭接进行负荷转移;对于35 kV出线为全用户的工程,也可以通过在主变35 kV侧加装临时断路器进行过渡供电,可以维持两台主变双卷(110 kV/10 kV)或者三卷((110 kV/35 kV/10 kV)运行。拆除原35 kV配电装置楼,新建综合配电房(包括二次设备室、10 kV及35 kV开关室),并安装调试上述设备。

      拆除110 kV一跨母线(一般为3间隔)及相应间隔设备,一般保留跨维持一线两变、一线一变、两线两变运行方式。对于两回主变间隔与两回进线间隔分置不同跨的工程,可以通过110 kV临时电缆将电源从原终端塔引接至旁路或母联间隔,确保维持上述三种运行方式中的一种。新建110 kV母线(1段母线)、进线间隔1~2回、母设间隔(# 1)、主变间隔(# 1)及分段间隔的隔离开关;新建# 1主变构架、基础及母线桥等。

      维持# 2主变双卷或三卷运行,将# 1主变迁移至新位置,并完成三侧搭接;全站短时停电,110 kV外线改接至新配电装置,# 1主变实现三卷运行,逐条改接35 kV、10 kV出线至新配电装置。

      拆除剩余110 kV配电装置、主控制楼、10 kV开关室、# 2主变及主变10 kV侧引线构架等设施,新建110kV母线(2段母线)、进线间隔2~3回、母设间隔(# 2)、主变间隔(# 2)及分段间隔其余设备;新建# 2主变构架、基础及母线桥等。

      迁移# 2主变至新位置,完成三侧搭接,完成110 kV外线搭接,建设无功补偿及接地消弧成套装置,恢复全站完整接线方式供电。

      完善围墙、道路、照明、上下水、安防系统等配套设施,全站改造完成。

    • 改造工作应尽量安排在负荷低谷时段进行,开工前编写详细周全的施工方案,并注意各道工序优质高效衔接,尽量缩短工期,降低薄弱方式的运行风险;现场必须做好安措,并将施工区与运行区域通过硬质围栏进行强制分隔。

      110 kV进线间隔应尽量与原有位置对应,确保零档线的偏角在规程允许范围之内,对于需要重新组立终端塔的工程,终端塔的组立应配合内部改造同步实施。

      35 kV临时过渡电缆应综合考虑主变至35 kV主变间隔、35 kV出线至35 kV终端塔的电缆长度,做到永临结合,确保电缆的利用,避免浪费。

      对于需要进行改造的10 kV、35 kV砼终端杆,应进行通道的合理归并,并充分考虑与原有出线的衔接,一步到位进行改造,并为远景的出线预留足够通道。

      当110 kV母线拆除一跨时,剩余部分应通过临时拉线进行稳固,并注意临时拉线地锚的设置位置,避免与新配电装置的基础相冲突。

    • 对于可以全停改造的变电站,可以根据站址在电网中的地理位置及周边负荷发展情况,合理规划建设为110 kV、220 kV变电站。由于通用设计中110 kV变电站低压侧一般为10 kV电压等级,220 kV变电站低压侧一般为10 kV或者35 kV电压等级,因而应考虑将另一电压等级负荷进行切分转移。对于220 kV变电站的建设,还应综合考虑周边高压出线走廊和电缆通道等因素。

    • 采用国网公司2013年版通用设计110-A1-1方案,变电站尺寸60.8 m× 63.9 m。远景规模为:主变3× 50 MVA;110 kV出线4回,单母线分段接线,架空出线;10 kV出线36回,单母线多分段接线,电缆出线;110 kV采用GIS设备,户外双列布置;主变采用一体式户外布置;10 kV采用中置柜户内双列布置。

    • 采用国网公司2013年版通用设计110-A2-3方案,变电站尺寸77.0 m× 39.5 m。远景规模为:主变3× 50 MVA;110 kV出线6回,环入环出接线,电缆出线;10 kV出线36回,单母线多分段接线,电缆出线;110 kV采用GIS设备,户内单列布置;主变采用分体式户内布置;10 kV采用中置柜户内双列布置。

      采用国网公司2013年版通用设计110-A2-5方案,变电站尺寸94.0 m× 38.0 m。远景规模为:主变4× 50 MVA;110 kV出线4回,单母线分段接线,电缆出线;10 kV出线56回,单母线多分段接线,电缆出线;110 kV采用GIS设备,户内单列布置;主变采用分体式户内布置;10 kV采用中置柜户内双列布置。

      110-A2-5方案比较适合中心城区等高负荷密度地区,由于长度超出原站址尺寸,需要适当征地或者利用原站前生活区。多于空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运维检修班或区域维修中心等辅助用房。

    • 采用国网公司2013年版通用设计220-A2-1(35)方案,变电站尺寸86 m× 102.5 m。远景规模为:主变3× 180 MVA;220 kV出线6回,双母线接线,架空出线;110 kV出线10回,双母线接线,架空出线;35 kV出线12回,单母线分段接线,电缆出线;220 kV采用GIS设备,户外布置;110 kV采用GIS设备,户外布置;主变采用一体式户外布置;35 kV采用中置柜户内布置。由于长度超出原站址尺寸,需要适当征地或者利用原站前生活区。

    • 采用国网公司2013年版通用设计220-A3-4(10)方案,变电站尺寸80 m× 85.5 m。远景规模为:主变4× 180 MVA;220 kV出线10回,双母线单分段接线,混合出线;110 kV出线12回,单母线分段接线,混合出线;10 kV出线28回,单母线分段接线,电缆出线;220 kV采用GIS设备,户内布置;110 kV采用GIS设备,户内布置;主变采用一体式户外布置;10 kV采用中置柜户内布置。由于长度超出原站址尺寸,需要适当征地或者利用原站前生活区。

    • 上述110 kV半高型变电站一般位于原来的城郊或者中心城镇,在原有电网中处于关键节点和重要位置。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周边地块的陆续开发,目前已经融为城市或者开发区的一部分,而此类地区寻找新的合适的站址和通道,变得日益困难。因此如何规划好整体改造方案,提升单个变电站的供电能力,发挥地块的最大效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相对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思路,为后续工程提供有益参考。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拼接、组合、优化,结合具体工程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 参考文献 (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