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匿名盲审
  • 学术期刊非营利性
  • 全球免费开放获取全文
  • 最新科研成果提供绿色通道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黄埔燃机电厂去工业化设计解析

李捷

李捷.黄埔燃机电厂去工业化设计解析[J].南方能源建设,2021,08(03):95-103.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1.03.014
引用本文: 李捷.黄埔燃机电厂去工业化设计解析[J].南方能源建设,2021,08(03):95-103.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1.03.014
LI Jie.Analysis on the De-Industrialization Design of Huangpu Gas Turbine Power Plant[J].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2021,08(03):95-103.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1.03.014
Citation: LI Jie.Analysis on the De-Industrialization Design of Huangpu Gas Turbine Power Plant[J].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2021,08(03):95-103.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1.03.014

黄埔燃机电厂去工业化设计解析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1.03.014
基金项目: 

中国能建广东院科技项目“燃机电厂建筑环境与景观、噪声治理研究” EV04081W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捷(通信作者)1981-,女,广东广州人,高级工程师,建筑学专业,建筑硕士,一级注册建筑师,主要从事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设计工作(e-mail)lijie2@gedi.com.cn李捷(通信作者)1981-,女,广东广州人,高级工程师,建筑学专业,建筑硕士,一级注册建筑师,主要从事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设计工作(e-mail)lijie2@gedi.com.cn

  • 中图分类号: TM611

Analysis on the De-Industrialization Design of Huangpu Gas Turbine Power Plant

  • LI Jie.Analysis on the De-Industrialization Design of Huangpu Gas Turbine Power Plant[J].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2021,08(03):95-103.
图(1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6
  • HTML全文浏览量:  113
  • PDF下载量:  4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6-28
  • 修回日期:  2021-02-08
  • 刊出日期:  2021-09-25

黄埔燃机电厂去工业化设计解析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1.03.014
    基金项目:

    中国能建广东院科技项目“燃机电厂建筑环境与景观、噪声治理研究” EV04081W

    作者简介: 李捷(通信作者)1981-,女,广东广州人,高级工程师,建筑学专业,建筑硕士,一级注册建筑师,主要从事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设计工作(e-mail)lijie2@gedi.com.cn李捷(通信作者)1981-,女,广东广州人,高级工程师,建筑学专业,建筑硕士,一级注册建筑师,主要从事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设计工作(e-mail)lijie2@gedi.com.cn

  • 中图分类号: TM611

摘要:   目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电厂逐步由“外”向“内”发生变化,单一的建筑设计已无法满足处于城市中的电厂设计,以黄埔电厂为例,为同类型——城市型燃机电厂设计提供借鉴。  方法  通过分析、整合、利用,使多种不利因素转变为电厂去工业化的元素,丰富去工业化设计的内涵。  结果  文章分析了黄埔电厂在土地利用、建筑表皮、降噪和景观绿化等方面的具体设计理念及手法。  结论  黄埔电厂作为城市型燃机电厂,展现出的去工业化设计理念,延伸了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范围,并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设计手法。

English Abstract

李捷.黄埔燃机电厂去工业化设计解析[J].南方能源建设,2021,08(03):95-103.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1.03.014
引用本文: 李捷.黄埔燃机电厂去工业化设计解析[J].南方能源建设,2021,08(03):95-103.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1.03.014
LI Jie.Analysis on the De-Industrialization Design of Huangpu Gas Turbine Power Plant[J].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2021,08(03):95-103.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1.03.014
Citation: LI Jie.Analysis on the De-Industrialization Design of Huangpu Gas Turbine Power Plant[J].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2021,08(03):95-103. doi:  10.16516/j.gedi.issn2095-8676.2021.03.014
    • 工业建筑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起过决定性的影响。彼得·贝伦斯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设计的透平车间被视为现代建筑史中的里程碑,它摒弃了任何附加的装饰,以其简洁的造型展现于世人面前。而且,工业化发展为近代中国现代意识的萌发奠定了基础1

      工业建筑的出现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至少有三大贡献:

      1)促进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和建筑技术科学的发展。

      2)促进了工厂美学的形成和发展。

      3)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形成起着极大的作用2

      在这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工业建筑的发展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了有无工业建筑之争的观点3。同时,工业建筑渐渐地趋向于无个性化,并可以得出一个公式:工业建筑=实用+经济=民用建筑-艺术,即工业建筑是不美观的,并导致负面形象的产生——吞噬土地、污染环境、失去人性等4。这很大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工业建筑的认识,甚至在我国建筑界中得不到过多的关注。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迈入了信息社会,工业建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一个是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对工业建筑的刺激;另一个是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频繁,使得企业对工业建筑的文化性提出了高要求,实现建筑形象的“广告化”5;还有一个就是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建造具有生态持续性的工业建筑渐渐成为主流。加上城市布局逐步扩大化、多元化、多中心等,原来偏远地区的工业建筑渐渐的进入到了郊区,甚至城市中,模糊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界限,这也成为城市型工业建筑的特点。

      在张永和与张路峰的《向工业建筑学习》一篇文章中最后推论出:“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公式,表达了“如果无论任何建筑类型,建筑师们都致力于材料的搭接、构造的逻辑、施工的质量、与基地的关联,人对空间的使用与体验等,他们创造的就是基本建筑”6。工业建筑也是基本建筑的一种,对工业建筑的去工业化设计,只是让工业建筑回归到基本建筑中,而非单独割裂开来,或是纯粹的装饰主义教条。

    • 电厂属于工业建筑,是一个以工艺专业为主导的设计领域,专业性强,与民用建筑设计相异,两者在建筑功能、设计要求、设计程序、结构荷载、预留孔洞和埋件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7。因此,大部分电厂设计都是一个个方盒子,摆脱不了单调而呆板的形象。

      在这十几年的发展中,电厂的设计也如其他工业建筑那般,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这里有业主对电厂建筑形象所给予的期望越来越高的原因,也有降低或缓解人们对电厂所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还有新材料新技术发展赋予电厂新生的原因等等,无论是人们心理上的需求,还是物质技术发展的促进,亦或是城市发展更新的变化,都对电厂提出了一个要求——去工业化,这也是现在电厂设计中最常出现的一个词语。

      “去工业化”,顾名思义就是让电厂看上去不要显得那么工业,使其更趋向于民用建筑或模糊两者的界限,更贴近人们感官上的建筑;又或者用建筑师的话来说,用民用建筑的元素来包裹工业建筑。在黎辛斯基著的《读建筑》中法兰克·洛伊·莱特说的:“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讯息,而对于充满创意的艺术家来说,这些材料也有自己的歌。”进行了论述8。设计师有时为了凸显建筑主体结构(材料),往往会隐藏真实结构(材料),使建筑的主旋律得以完全展露出来,但相异的曲目则不允许表达。在去工业化中,将凸显工业化的元素:体量、材料、设备等,用民用建筑设计手法或材料将其包裹住,隐藏其真实结构(材料),让民用建筑元素成为主旋律,并融入周边地域中,降低对环境及人们心理的影响。

      由于去工业化设计涉及经济性和造价等问题,因此,大部分电厂去工业化并非完全的去工业化,而是根据自身特点,局部进行。提升厂前区设计和厂区景观设计是大部分电厂优先选用的方式,还有电厂在冷却塔、烟囱等高大建筑物上进行图案设计和灯光设计。

      真正做到完全去工业化的电厂项目并不是太多,基本集中在城市内,如图1图2中的北京京西燃机热电厂、神华国华北京燃气热电厂等。而黄埔电厂也正是处在核心敏感的城市区内,如何实现去工业化,契合人的心理需求,完整地展现出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成为黄埔电厂设计重中之重的工作。

      图  1  北京京西燃机热电厂

      Figure 1.  Beijing Jingxi gas-fired power plant

      图  2  神华国华北京燃气热电厂

      Figure 2.  Shenhua Guohua Beijing gas turbine power plant

    • 黄埔电厂是一个有着别样故事的电厂,它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内,毗邻南海神庙,属于国内最早一批火电厂,是广东省电网的主力电厂之一,经历了燃煤电厂最辉煌的时刻,如图3所示。

      图  3  黄埔燃机电厂区位图

      Figure 3.  Location map of Huangpu turbine power plant

      进入到21世纪,在全球电量需求快速增长,国家能源政策发生转移,环境保护意识抬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等的影响下,以天然气发电取代传统火力发电渐成主流。

      在城市的不断扩张中,黄埔区从原来的郊区变成了现在的城市中心区,其周边建筑日益密集,整体格局日趋城市化。遥相隔望的南海神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周边环境已被划入保护规划中。在种种外界条件的约束下,黄埔电厂成为了一座地处城区的“孤岛电厂”。

      从2013年起,黄埔电厂开始谋求新的出路,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并于2009年10月关停了原来的4台燃煤机组,2018年拆除部分厂房,2019年5月爆破拆除厂区内的2根烟囱。

      新一期的黄埔电厂位于老厂区东侧原有的煤场区域,建设2台390 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并预留2台同等容量机组扩建的场地。该项目的厂前区由生产办公楼和材料库组成,位于场地的东北侧,与南侧主厂房平行;辅助生产系统区域位于场地的西北侧,西南侧为预留用地,如图4所示。

      图  4  黄埔燃机电厂总平面图

      Figure 4.  General plan of Huangpu turbine power plant

    • 黄埔电厂与大部分电厂相比,存在着许多条件的制衡,而在民用建筑设计中,会通过分析、整合、利用等手法将不利条件转化为自身的特点加以展现。黄埔电厂设计可借鉴此种方法,通过合理的设计,使约束条件变成有利的因素加以运用,不仅可以成为黄埔电厂的亮点,还可以成就新的黄埔电厂。

    • 燃机电厂具有占地面积及体积都比燃煤电厂小的优势,但项目所在的煤场区域空间有限,并且,还需预留出一大片的扩建用地,使得本来有限的土地资源更为紧张。因此,如何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对于贯彻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的方针具有指导性意义。

    • 黄埔电厂属于城市型燃机电厂9,地处城市重要区域,且毗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海神庙区域。

      南海神庙始建于隋朝,迄今有1 200年的历史,并严格的遵循了古代“背山面水”的格局:神庙以龙头山为玄武,大蚝为朱雀,山水相依,负阴抱阳。南海神庙还是唐、宋、元、明的对外码头,接待各国船只,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10。而近年,以神庙为核心的“南海神诞”文化影响迅速扩张,南海神庙作为“触媒”激活地区更新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11。但由于城市的无序发展和周边大量工业建筑包围,使其格局早已被肢解得七零八落,不复往日容貌。

      从广州十三五规划和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可以看到,黄埔电厂虽然不在南海神庙遗产保护缓冲区内12,但周边规划和控制都在极力打造此片区域,并提升其价值和影响力,如打造黄埔临港经济区、黄埔港丝绸海路主题区域等13,黄埔电厂恰好被囊括其内;而且,黄埔电厂周边的路网也纳入了城市规划改造中,逐步完善此区域的轨道交通及道路网建设。

      黄埔电厂的“城市化”属性,使其与其他城市建筑具有了共性,与城市的各种体系产生联系。如何处理好黄埔电厂与城市的关系,如何处理好黄埔电厂与南海神庙的关系,成为了该项目最为关键的一环。

    • 众所周知,电厂噪音大,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噪声污染,特别是在密度高的城市内。而且,电厂的噪音复杂,有设备各种频率的噪声,有运营中产生的电磁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还有设备震动产生的噪声等等14,且时效长,不仅对长期处于噪音作业的工人带来健康危害,也会直接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因此,需采取对应的降噪措施,以降低厂区所产生的噪声污染。

    • 结合黄埔电厂的约束条件,其去工业化设计要素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整合建筑物与设备,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二是厂前区与主厂房区一体化设计,特别是主厂房区的表皮设计应与厂前区相协调;三是降噪设计,实现从听觉上的“去工业化”;四是结合释放出的土地空间,规划好厂区景观绿化;做到点、线、面全方位的去工业化设计。

    • 工业厂房设计由分散向集中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手段之一15。黄埔电厂内的建筑物,采用联合建筑体的形式,将原来分散布置且使用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工艺建筑物,集中联合布置在一起,有以下几种布置方式:

      有竖向空间的整合方式,如图5中的空压机房、冷冻站及电气房间合并成一栋三层建筑,屋面放置冷却塔,极大地释放出更多的土地空间;有水平向空间的整合方式,如图6中的化水车间和热网计量站合并为联合建筑,两者之间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墙体进行分隔,使得空间更为紧凑;还有直接将特殊功能的楼宇或房间镶嵌入建筑物内的整合方式,如图7中的集控楼功能并入生产办公楼内,原水提升泵房并入材料库里,减少分散式布置所带来的土地浪费现象。另外,厂区内设有3.5万立方米的原水蓄水池,占地面积及容量很大,且场地内可利用的土地已不多,因此,将其整合在生产办公楼和材料库底部,并与厂区水景相结合,形成生产兼观赏一体的水池。

      图  5  竖向整合

      Figure 5.  Vertical integration

      图  6  水平整合

      Figure 6.  Horizontal integration

      图  7  镶嵌式整合

      Figure 7.  Mosaic integration

      其中,原水蓄水池与生产办公楼及材料库的组合,是整合方式中最大胆的一种。生产办公楼和材料库有80%的区域都建在水池上方,可以说,两个建筑物“漂浮”在水池面上。这里涉及水池水位与建筑底部管线布局、首层沉降板位、荷载设计等多个方面、多个工种配合的内容,需要深入分析和反复论证,得出最适合的方案,也为以后城市型燃机电厂设计提供多了一个整合方式的参考。

      通过建筑功能的多种整合方式,将各种工艺生产设施有机组合,在满足工艺专业要求的同时,优化、精简生产设计流程,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达到节省土地资源的目的。

    • 主厂房区主要包含了主厂房、变压器区域、锅炉辅助间、余热锅炉及烟囱,里面既有建筑物,也有大型设备,属于典型的电厂生产组合模式。厂前区主要有生产办公楼、材料库及原水蓄水池三个建构筑物,因电厂生产流程要求,还加设了连廊,将生产办公楼和主厂房联系起来,如图8所示。

      图  8  厂区整体效果图

      Figure 8.  Overall rendering of the power plant

      作为厂区最高、最大的建筑物——主厂房区,是整个电厂的视觉焦点,也是去工业化设计中重点关注的内容。而且,厂前区与厂区没有明显的分界,且与主厂房紧密相连,因此,厂前区与主厂房区的立面设计需要统筹考虑,不可单独割裂开来。

      立面设计包括建筑风格的定位、色彩的选用、建筑围护材料的选择和尺寸的把控。

    • 全厂建构筑物采用统一简洁、大气的现代建筑风格,这不仅契合电厂本身的功能要求,也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在对建筑体量的雕琢上,会根据建筑功能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生产办公楼和材料库的功能接近民用建筑,可利用民用的手法对立面进行设计。首先,作为企业形象展示和对外接待的主入口——生产办公楼正立面采用了对称布局的形式,并与厂前区广场位于同一条轴线上;其他几个主要立面划分为三段式,通过比例的组合,形成富有韵律的开窗形式;为适应南方地区炎热的气候,搭配屋面遮阳棚和立面“深梁挑檐”的遮阳方式,在光影变化中,虚虚实实、光影斑驳,使建筑形象稳重中不失活泼。

      主厂房区占地面积大,主厂房立面为横向线条,锅炉区域为竖向线条,内部含有大量的设备,空间高大。因此,通过切割,将长长的横向面切分为四段,形成一定的韵律,而后部的锅炉区域通过竖向分割进一步加强竖向线条,与主厂房形成高低错落的对比,也奠定了厂区整体的建筑风格。

    • 该项目地处夏热冬暖的南方地区,为减少太阳辐射的吸收和降低建筑能耗,南方建筑多以浅色系为主。与黄埔电厂隔江相望的南海神庙,其色彩主要以红、绿为主,颜色鲜明突出。为了取得两者的协调,黄埔电厂选用了低调的灰色系作为主色彩,包含了中灰、浅灰和白色三种相近色,并以蓝色为点缀色系,如图9所示。

      图  9  前置模块降噪板色彩搭配

      Figure 9.  The color matching of front module noise reduction board

      低矮的工艺建筑主要以白色为主,局部点缀灰色线条;厂前区和主厂房区则以中灰色和浅灰色为主,厂房局部搭配蓝色线条,如图10所示,使得在低调中能有更丰富的色彩搭配,而非单一色彩,让整个厂区既不突兀又能突显形象。

      图  10  主厂房立面色彩搭配

      Figure 10.  Color matching of main power house facade

    • 压型钢板具有材料轻、塑性高、施工快、灵活可变等多种优点,成为工业建筑和电厂中最常用的围护材料,并变相地成为“工业”的替代词,长期占据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因此,在电厂去工业化设计中,多数会采用石材、玻璃、金属板等民用建筑元素来替换压型钢板,用外皮材料来打破人们对电厂的固有认识,这也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

      黄埔电厂初始设计采用的是石材幕墙为主,玻璃幕墙为辅的方式,这是由于石材厚重、粗糙的表面纹理能很好地表达出企业的形象。但在后期深化设计中发现,石材重且尺寸受限,不仅会给结构框架带来较大的附加荷载;而且,厂内有许多震动设备,会影响幕墙的稳定性,令厂房暗藏许多安全隐患;另外,厂房与民用建筑最大的不同就是立面开孔繁多,通常一个主厂房立面开孔数量可达几百个,且尺寸大小应有尽有,而石材幕墙属于脆性材料,不适合大量开孔的立面,因此,只能寻求其他材料进行代替。

      对比了多种建筑材料的性能,最终选择了劲平板幕墙体系——一种外层不打胶的开放式平钢板墙面系统,如图11所示。它具有多个石材幕墙所不具备的优点:板材轻、硬度高、尺寸灵活、色彩多样、无需打胶封堵、不受开孔数量影响等,且基本保证了原有设计方案效果不变。正是这些优点,使得劲平板在工业界得到了推广,许多电厂去工业化设计开始接纳此种新材料,而不再局限于石材、铝塑板等传统幕墙体系。

      图  11  黄埔燃机电厂效果图

      Figure 11.  Rendering of Huangpu turbine power plant

      黄埔电厂采用BIM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除了解决厂房内管道的碰撞问题,还对外墙面进行整体的开孔设计,为劲平板幕墙的生产、施工、安装带来了便利。

    • 主厂房区体量高大,周边建筑比较矮小,两者间形成了极大的对比,为了减小厂房尺寸过大带来的疏远感,将立面表皮切分成适宜的尺度,既不过分琐碎又防止失衡:结合劲平板尺寸(单板尺寸为1 m×2 m),在立面材料上采用了拼组的方式,以4块板为一组(2 m×4 m),组内板块缝隙选用窄缝约2 mm,组与组之间的缝隙为20 mm。以组为单位,通过浅灰色和中灰色的相互组合,使得厂房整体效果规整、大气、活泼、简洁。

      整个厂区最高的设备是烟囱(60 m)以及锅炉本体(约40 m),它们位于主厂房的后部,刚好与主厂房形成鲜明地对比:主厂房横向舒展,锅炉和烟囱则竖向挺立。两者立面的处理手法一致,仅在细微处有所不同:考虑到锅炉内部难以对幕墙进行清洗和维护,因此,将原有玻璃幕墙替换为蓝色的劲平板带,主厂房的玻璃幕墙不变。

    • 黄埔电厂位于市区,除了外观上的去工业化,在噪音治理上也需要“去工业化”,以降低人们在听觉上对工业建筑的抵触。根据国家标准要求,黄埔电厂的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声环境功能区排放限值要求,且周边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比常规电厂降噪要求高,而电厂主要的噪声源来自主厂房区和冷却塔,噪音治理需要从总图布局、建筑材料、消声设备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设计,以期在声源和传声途径上达到隔音降噪的目的16

      1)从总图布局上着眼,分析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将噪声源大而多的设备或建筑尽量采用集中式布置,如主厂房区基本集中了全厂的噪声源(燃气轮机、变压器、冷却塔等),放在远离城市居住区等高敏感区的位置,而低噪声源或无噪声源的建筑则放置在城市与集中噪声源的之间,形成隔声屏障,并可结合厂区绿化景观,进一步降低厂区的噪声等级。

      2)从建筑材料出发,全厂建筑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噪声等级大的建筑物外墙内侧设有降噪隔声材料——增强纤维水泥板,与墙体形成双道屏障,外门窗使用隔声门窗,大大地降低了厂区内的噪声传播,如图12所示。对于室外冷却塔、变压器区的降噪措施则采用如图13中的吸声隔声屏障,并结合建筑立面设计,既起到隔声作用,又能美化外观。

      图  12  室内降噪墙体、屋面降噪墙体、设备降噪外壳(从左到右)

      Figure 12.  Interior noise reduction wall, roof noise reduction wall, equipment noise reduction shell (from left to right)

      图  13  变压器区隔声屏障

      Figure 13.  Noise barriers of transformer area

      3)采用专业的消音设备降低噪声源的传播。主厂房燃机的进风口、屋顶风机、余热锅炉排风口等大型开口部位采用消声器,在保证厂房通风换气量的同时兼顾降噪需求,进一步阻隔噪声从厂内向外部空间的泄露,如图14所示。

      图  14  现场效果

      Figure 14.  Spot effect

    • 黄埔电厂布局紧凑,通过建筑设备整合的方式释放出有效的土地空间,使得厂区景观绿化有了基础的依托。整个厂区的景观设计,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优先选用本地植物;并结合防风防尘、降噪等环境保护要求,合理的布置厂区内的景观绿化;同时,区分重点区域设计和非重点区域设计,做到生产、观赏、环保相互兼顾,如图15所示。

      图  15  厂前区景观一角

      Figure 15.  A corner of the landscape in front of the factory

      厂前区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是人员频繁活动的区域,历来是厂区景观设计的重点,需要对节点进行精心设计。黄埔电厂厂前区由于原水蓄水池体量巨大,占据了厂前区大部分空间,因此,将蓄水池设在生产办公楼和材料库底部,腾出入口广场空间,并对蓄水池进行局部边界处理,引入尺度宜人的环境小品、休息座椅、人行步道、亲水平台等,让员工感受到愉悦轻松、怡人自得的自然氛围。生产办公楼的中庭位于蓄水池上部(如图16所示),为了减轻蓄水池上部结构的荷载和降低结构板的高度,景观设计考虑采用较为低矮的灌木和覆土层较浅的植物搭配,既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又减少开支,避免铺张浪费,如图17所示。

      图  16  生产办公楼中庭

      Figure 16.  Atrium of the production office building

      图  17  原水蓄水池结合景观水池设计

      Figure 17.  Design of raw water reservoir combined with landscape pool

      入口广场位于生产办公楼的西北侧,紧邻厂区主入口。对应生产办公楼的立面形象,入口广场采用的是对称布置形式。广场以硬质铺地为主,两侧花坛搭配高大的乔木灌木呈队列式布置,加强了空间的导向性,并强调了广场空间的环境功能——仪式性及接待性。

      在非重点区域上则以实用为主,结合生产需求合理布置景观绿化,如:主厂房A排外的架空进线区域,由于地下大量空间被占据,主要以种植草坪和绿篱为主;变压器区外则考虑防火和检修等要求,不宜种植大型乔木,而以大面积草坪和碎石为主;生产区则采用混合式,植物配置可采用丛植、群植、孤植等方法合理搭配,最终实现美观、防尘、降噪的效果。

    •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社会在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现代电厂已不再局限于仅仅是机械运作的工厂,时代的特色赋予了电厂更多的内容:员工的生活、工作、学习,对外的交流、展示,与城市的融合、交汇……。因此,电厂需要摆脱以往单调的白色方盒子形象,更多地从人的感官、心理因素出发,赋予厂区建筑、环境丰富的人文色彩,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的设计思想。

      在视觉上,黄埔电厂整体展现出简洁、干净、利落的现代建筑风格,与传统的电厂形象大相径庭,整个厂区基本看不到裸露的设备和管架,整齐的厂房配上郁郁葱葱的景观绿化,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氛围。在听觉上,从多个方面消除电厂噪声,消解了噪声对人们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良影响,营造出充满活力而温馨的生活和办公环境,丰盈了人们的感官知觉,使得整个厂区宁静而致远,全面地实现了电厂去工业化的目标。作为城市型燃机电厂,黄埔电厂可以成为同类型电厂的参考模板。

  • 李捷.黄埔燃机电厂去工业化设计解析[J].南方能源建设,2021,08(03):95-103.
  • 参考文献 (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