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匿名盲审
  • 学术期刊非营利性
  • 全球免费开放获取全文
  • 最新科研成果提供绿色通道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x 关闭 永久关闭

2024年5月“可控核聚变电力工程技术”专刊征稿

发布日期: 2023-09-06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年来,随着可控核聚变实验不断取得新突破,以及以高温超导为代表的硬件技术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致力于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探索的公司及投资不断涌现,可控核聚变实现商业化发电的未来已经越来越近!然而,要实现可控的核聚变过程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能源形式,仍然面临着许多科学、工程和技术的挑战,如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能量平衡问题、材料限制、磁约束和惯性约束方法等。在此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学术期刊《南方能源建设》联手“核科学技术”学科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核技术》合作办刊,同时特别邀请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王志斌副教授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敏研究员担任专刊特约主编,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王辉辉副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张仲麟副研究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蒋敏副研究员和龚少博助理研究员担任客座编辑,于2024年5月共同主持出版一期“可控核聚变电力工程技术”专刊,共同推进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科学传播和学术交流。此专刊将提供一个独特的机会,来展示在中国开展的有关该主题的广泛研究。

 

征稿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主题)

1.        可控核聚变发电技术

2.        可控核聚变电力系统及关键技术

3.        可控核聚变电力装置及工程技术

4.        可控核聚变电力框架及布置

5.        等离子体物理和控制

6.        材料科学和工程

7.        热工学和热力学

8.        核工程和系统设计

9.        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

10.     核聚变电力工程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11.     核燃料循环和废物处理

12.     控制系统和数据处理

13.     热核聚变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

14.     热核聚变反应器的模拟和实验

特约主编王志斌(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取得核科学与技术工学博士学位,随后加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大科学工程专项建设指挥部,骨干参与东北地区首个国家大科学工程“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前期筹划、立项、可研、初设、详设等环节的研究、设计工作。现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研究发展专项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基地处副处长,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

主要研究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关键物理过程、等离子体数值模拟、等离子体与物质相互作用,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科研论文五十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5项。曾任“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等离子体系统主管设计师、曾获黑龙江省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

 

          特约主编许敏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9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以及中核集团“科技带头人”。2022年任院总工程师。曾任ITER国际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聚变示范堆技术会议,聚变数据分析技术会议等多个重要会议主席。现任国际托卡马克输运物理组副主任,中欧磁约束聚变战略伙伴联合工作组成员,四川省核学会理事,核聚变与低温等离子体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Nuclear Fusion及Review of Modern   Plasma Physics编委等。

主要从事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在等离子体湍流输运方面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在国外优秀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4篇发表在国际著名物理学杂志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并多次在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及邀请报告。

 

       客座编辑王辉辉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13年底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等离子体物理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国际托卡马克物理活动(ITPA)误差场专题专家组成员,ITPA新的物理基础误差场专题四个撰稿人之一,EAST磁流体不稳定性及三维物理负责人。

主要从事磁约束聚变理论与实验结合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近十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在托卡马克误差场锁模方面的研究成果两次入选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研究成果先后被韩国KSTAR和美国DIII-D装置验证,被编入ITPA误差场评估标准。

 

    客座编辑张仲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取得工学博士学位。担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IEEE member、2020年“全国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学术会议”组委会成员、2020年“全国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学术会议”及“ICPSA-2021会议”分会场主席,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Physics of Plasma、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 Fusion、IEEE Access、Plasma Processes and Polvmers等期刊审稿人。

主要从事放电等离子体参数调控及电磁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临近空间复杂等离子体环境模拟技术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3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面上基金2项:担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大科学工程)“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临近分系统设计师,全面负责临近空间等离子体环境地面模拟与研究平台建设工作,发表学术论文(一作/通讯)1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2019年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客座编辑蒋敏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副研究员。2019年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取得核能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担任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102研究室主任助理、磁流体不稳定性工作组组长和微波诊断团队负责人,《核技术》青年编委,Nuclear Fusion和Plasma Phys.   Control. Fusion期刊审稿人。

擅长微波诊断技术研发与核聚变前沿物理问题研究,在微波成像技术和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多尺度物理研究方面获得创新性成果。曾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四川省委组织部“天府青城计划”、中核集团“青年英才”计划启明星人才和菁英人才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和四川省杰青等科研项目10项。发表SCI论文16篇,在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IAEA FEC)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1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全国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效竞赛金奖、中核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三等奖等。2022和2023年先后被评为中核集团“十年传”优秀青年代表和青年岗位能手。

 

        客座编辑龚少博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助理研究员,担任中国环流三号边界汤姆逊散射诊断和相衬成像诊断负责人。

研究方向为磁约束核聚变、托卡马克物理、等离子体激光散射诊断等,代表性成果为攻克了强脉冲背景下的纳秒级弱光探测技术,成功研制出国产紧凑型高性能单光子多色仪,核心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重大学术会议和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主持中核集团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获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青年科技创新“启明星人才”称号。

 

重要时间:

论文投稿截止日期:2024年4月15日

最终决定通知日期:2024年4月30日前

出版日期:2024年5月10日

 

投稿网站及联系方式:

投稿网站可下载论文模板,可通过网站https://www.EnergyChina.press/提交您的论文。论文提交时,在投稿类型选择“专题投稿”,并选择“2024年5月可控核聚变专刊”,完成所有步骤后点击“提交”按钮。一封电子邮件将发送到您的邮箱,通知您投稿成功。所有稿件将严格遵守国际惯例和同行评议审稿流程。最终出版稿件将由《核技术》编辑部、《南方能源建设》编辑部和特约主编共同决定。来稿中文或英文不限,优秀英文来稿将推荐到SCI期刊《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审核通过的论文将优先安排中国知网网络首发并出具录用证书,论文正式刊出后提交国际重要数据库Scopus、DOAJ等收录。来稿免版面费,刊出另供稿费。有关论文征集投稿等问题,请联系以下:

联系人  :徐老师,李老师,郑老师

联系电话:020-32119015,020-32115630,020-32116683

邮    箱nfnyjstg@gedi.com.cn

 

《南方能源建设》编辑部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